;“大人请放心!”
“嗯!”楚颜昭又马不停蹄的往皇宫赶去。
养心殿内,皇上扶额靠在龙椅上一言不发,苗旗将军身着铠甲手握长剑站在皇上身边。
户部尚书谷元煜、吏部尚书吕江、礼部尚书郭渚云、工部尚书罗霖、刑部尚书林泊、谏言司孙韬,六个人躬身静悄悄的站在皇上面前。
“臣来晚了,还请皇上重罚!”
楚颜昭急匆匆的踏进养心殿跪在皇上的面前请罪。
皇上睁开半闭着的双眸,抬起紧皱的额头,有气无力的摆了摆手,楚颜昭起身立在一侧。
“你们当中可有人打听出来有关太子的下落?”皇上如鲠在喉,说话声变得沙哑。
大臣们谁都没说话。
“朕的太子征图将军凭空消失了?朕的十万大军被狼叼走了?无迹可寻?”
皇上摊开颤抖的双手,盯着眼前的七位大臣,浮肿的脸庞露出鄙夷的笑容。
刑部尚书林泊为难的说:“皇上,下官派出去的精兵再有十天就能有消息传回来,还请皇上静候。”
“十天?”皇上厚重的手掌砸在桌子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以京城目前的局势还能等上十日?”
“皇上,恕罪!”林泊跪在地上不停的磕头。
“没用的东西!”皇上愤怒的吼道。
一时间,空荡荡的养心殿陷入死寂,皇上高低起伏的胸膛喘着粗气,刘公公悄无声息的递上了一盏清茶放在皇上手边,皇上视而不见。
谷元煜左瞧瞧右瞧瞧,探头探脑的样子,很是为难。
“有话就说,何必遮遮掩掩?”皇上有意无意的翻着堆积如山的折子没好气的说。
“皇上,臣以为太子殿下一定在乘胜追击,可能介于军情才不得已暂时隐瞒。”谷元煜小心翼翼的说,他微微抬头打量皇上,龙颜稍有缓,这才敢松口气。
皇上端起手边的茶水抿了一口,似乎在斟酌。
楚颜昭并不觉得眼下是可以喘息的时候,他上前一步纳谏:
“皇上,前方探子来报此次南安王伙同黎琼族族长率领数几十万大军直奔京城,来势汹汹,臣恳请皇上调集所有的军队死守京城。”
方才缓和的氛围,此时又变得剑拔弩张,皇上似乎不太愿意听到这样的话,神情变得微妙让人捉摸不透。
谷元煜借机驳斥道:“楚大人怎能以讹传讹?南安王不过是一个没落的王族而已,哪里来的那么多人?这次他们只是想趁京城空虚之时,做做样子好回去鱼肉百姓罢了,秋后的蚱蜢何足挂齿?”
“谷尚书,你说的倒是轻巧,南安王已经抵达秋水,倘若乘大船过江,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入足京城,到时你拿什么去御敌?”吏部尚书吕江露出鄙夷的笑容。
“如若按照楚大人所言公然调集军队,势必引起老百姓的恐慌。”林泊也不赞同大动干戈,“京城还有御林军把守,区区南安王不足为患。”
“林尚书以为天朝百姓还能睡得安稳?”谏言司孙韬不客气的质问,“日日都有有关叛军的谣言在京城散播,京兆尹衙门应接不暇,刑部都视而不见的吗?”
林泊心虚的低下了头不敢直视孙大人。
“皇上,朝堂之上还有多少将士您心里清楚,叛军行军速度之快,老臣以为原因有二,一来南安王此前做了十足的准备之外,二来,我方将士抗敌的本领堪忧啊皇上,老臣恳请皇上以大局为重!”
说着孙韬跪在了皇上的面前。
“臣附议!”楚颜昭跟着跪了下来。
“臣附议!”吕江义无反顾的跪在了孙大人身后。
谷元煜窥探皇上的意思,他们三人推心置腹的言语并未引起皇上注意,暗暗嘲讽:
孙韬为官多年还是会触犯逆鳞,自从子桑翎羽、王相卸任之后,六部直接听命于皇上,朝中大大小小的官员换了一茬又一茬。
子桑翎羽一手栽培起来的将领、廷尉、参军、校尉,千夫长,悉数替换。
孙韬说天朝将士不敌叛军,这不是在说皇上不如子桑翎羽带兵有方吗?
他的嘴角偷偷滑过一抹嘲弄的笑意。
“孙卿,朕瞧着你是老糊涂了,说话越发没规矩了!”皇上公然训斥孙韬。
孙韬也算是开国功臣第一次被这样说,干瘪的脸上红了一大片。
“皇上……”楚颜昭刚开口就被皇上拦住了。
“退下!让朕清静清静!”
“臣等告退!”
大臣们躬身从养心殿退了出来,吕江扶着孙韬走在前面,楚颜昭走在最后面看到前面出风得意的谷元煜更加气愤,他学着左青阳的口吻故意念叨了一句:
“也不知道远在蒙氓的睦齐公主现在怎么样了?”
谷元煜回头恶狠狠的瞪了一眼说:
“楚大人不是说叛军锐不可挡吗?大人还不去守国门?”
“尚书大人说的是臣这就去守城。”楚颜昭毕恭毕敬的给谷元煜施了一礼,起身时铿锵有力的说,“圣上勤勉,太子殿下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故天朝江山必将绵延千年,眼下的这点小打小闹确实不值得一提,待雨过天晴之后,大人您说,奸佞小人还会有容身之处吗?”
“倘若遇到梅雨可就没有天晴这一说了!”谷元煜压低了声音露出了诡异的笑意。
“大人真会说笑,眼下正值入冬季节何来梅雨?”楚颜昭居高临下的看着面不改色的谷元煜,这时他的嘴角泛起一抹笃定的笑意,“大人回见!”说完转身走开了。
林泊小心翼翼的询问:“那边催着回信,我们……”
谷元煜示意此地隔墙有耳,林泊立马闭嘴,他们二人加快了回府的步伐。
第267章 祸不单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