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南安王越过秋水一路北上,先后拿下了丘邑,淌邬,最后在离京城五十里的金汤安营扎寨与天朝对峙。
京城上下乱作一团,流民四处逃窜,此时的京城再无华灯初上、人山人海的盛景,初冬的寒风掠走了百姓脸上的美好期盼。
机不逢时,流言四起,民间盛传:征图将军之所以杳无音讯是因为被蒙氓吉尔图成大汗掳杀喂了草原狼,天朝十万精兵尸骨无存,蒙氓铁血骑兵正在赶往京城的路上,天朝岌岌可危。
老百姓过着东躲西藏、妻离子散、朝不保夕的生活,对朝廷怨声载道,更有甚者揭竿而起要让朝廷把战无不胜的子桑大将军找出来官复原职替朝廷惩戒叛贼,还老百姓一片安宁。
顿时,天朝内忧外患,皇上夜不能寐,日日夜夜派兵前往镇压议和,谁知南安王的使团竟然提出:
割让天朝西南三百里富庶之地归南安王,废黜太子妃子桑叶改立锦侧妃为天朝太子妃,五天之内举行册封大典,南安王及使团要在金銮殿观礼。
皇上听后,龙颜大怒,将南安王使团递上来的折子撕成了碎片,驳斥:
“他们真当天朝气数已尽了吗?”
“皇上息怒!”大臣们跪了一地。
突然,皇上眼前一黑倒在了龙椅上,众人大惊,太医们蜂拥而至,望闻听切之后只说皇上因操劳过度,急火攻心,才导致的昏厥,苗旗将军急忙背起皇上往寝殿赶去。
到了未时,皇上还没有苏醒的迹象,大臣们站在皇上的寝殿外心急如焚。
驻守在关口的御史大夫楚颜昭风尘仆仆的赶来,想要面见圣上奈何被挡在了门外,左右踱步,眼睛直勾勾的盯着里面,盼着皇上能走出来。
户部尚书谷元煜侧头看了看楚颜昭面无表情的说:
“楚大人看起来你有急事要上奏,不妨说来听听,大家一起拿个主意?”
不问还好,一问让楚颜昭更加气愤,布满血丝的双眸毫不客气的瞪着谷元煜,说:
“谷尚书,叛军兵临城下,想要守住皇城,下官以为应当集中所有的兵力与之决一死战,不知道您意下如何?”
谷元煜顿了顿,挑了挑眉,嘲讽道:
“以当前的局势来看,南安王的兵力是天朝的三倍,此时也正是士气高涨的时候,正面强攻,毫无胜算。”
“我等什么都不做,只能坐以待毙?”楚颜昭冷笑一声。
刑部尚书林泊用居高临下的口气说道:
“南安王不过是想要一个名分,暂且应了他们又如何?待太子殿下凯旋归来,择期而出,踏平南安王府岂不美哉?”
礼部尚书郭渚云连连摆手:“太子妃乃天朝储妃,怎能随意废黜改立?再说了南安王还要求天朝割地三百里,怎么林尚书想把天朝拱手让人不成?”
“郭尚书稍安勿躁。”谷尚书慢悠悠的说,“国难当头,太子妃怎能无视老百姓的疾苦?只在乎荣华富贵的储妃于天朝而言是福还是祸?”
文武百官听后大多数人赞同了这个做法,开始附和:
“谷尚书言之有理……”
这一刻,楚颜昭只恨自己官阶太低不足以服众,一想到太子妃将被众人讨伐心乱如麻。
“你们当真以为南安王只是想争一个太子妃的名头?”
一个熟悉的声音从人群中传来,众人往后退了几步,只见,先前的王相王元宗扶着他的父亲王老太傅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了过来。
在场的人略微一惊,随之躬身颔首拱手相迎。
对于这两个人的出现,谷元煜很是厌恶,但是鉴于他们二人深受皇上礼重,不得不上前一步躬身行礼:
“太傅安好!王先生安好!”
王老太傅敷衍的应了一声
第268章 龙体堪忧[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