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得实惠,只是……”他顿了顿,“臣担心工匠不够用,长安周边的匠人怕是要被请空了。”
“这有何难?”李世民早有计较,从案旁抽出另一卷文书,“从洛阳、并州招来工匠的,朝廷解决其路上消费。南方和东北方向不是有运河通着洛阳么?把船调过来,专门运匠人——顺便把那边的蔬菜、鱼盐多运些来,别让长安的物价跟着工钱涨起来。”
说到薛玖,房玄龄忽然想起那封关于洛阳小镇的资料——方圆五里内,三万常住人口,还有数不清的商贩、脚夫往来,靠着水路通南北,竟把一个原本的荒村变成了洛阳最热闹的集市。他看着图纸上龙首原的布局,忽然明白了皇帝的深意:宫殿不只是宫殿,是能让民夫挣到钱、让工匠有活干、让商人愿意花钱的“局”。
“陛下,”长孙无忌欠身道,“臣还有一议。不如在大臣府邸与商肆坊之间,修一条宽街,两旁设市,让百姓也能来做些小买卖。一来能添些生气,二来……”他笑了笑,“也让那些商人知道,即便是比邻而居,君臣与商贾的界限,还是要分明的。”
李世民朗声大笑,指着长孙无忌对众人道:“看看,还是辅机想得到!就依你说的,修一条‘天街,从宫门口一直通到坊市,铺最好的青石,两边种上桃李。等将来春天花开的时候,朕要在大明宫城头看着长安的百姓,踩着新砖,笑着挣钱。”
窗外的风卷着最后几片梧桐叶掠过窗棂,案上的图纸仿佛被风掀起了一角,露出龙首原下那片即将苏醒的土地。谁也没说破,那些赏给大臣的宅子,其实是用商人买地的钱盖的;谁也没点透,皇帝要的不只是一座宫殿,是让长安的活力从朱雀大街蔓延到龙首原,让关中的产业跟着砖瓦、木料、民夫的脚步转起来。
李世民收起图纸时,指尖触到纸背的褶皱,像触到了长安未来的脉络。他似乎听到了龙首原上的夯土声、工匠的号子声、商人的吆喝声。
李世民并没有告诉他们,大臣的宅子,也不完全是赏赐,有一部分也是要卖钱的,这个计划,就在抽屉里面那份奏折写着。
李世民本来只是问一下,有没有好的建议,能够减少开支,其实主要目的还是想薛玖出钱支持一下,只不过说得比较含蓄。
没想到薛玖直接上了一份厚厚的奏折,分析了修建宫殿群的好处,还提倡他大力修建各种工程,不过除了长安城,其它地方不建议修宫殿。
用百姓劳役修建工程,甚至征招没有劳役的民夫,那就是劳民伤财,会让百姓没有时间种地,减少粮食收成,也是减少税收,这叫损人不利己。
但是朝廷出钱,请人修建工程,这事就有好处,如果是修建水利工程,或者修桥补路,那就是利国利民。
喜欢。
第479章 长安新规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