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78章 长安的变化[1/2页]

大唐混子生活 有被无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到了八月下旬,矿山停工,府兵带着所有矿工出山,开始帮着收割庄稼。
     因为育种早,所以萝卜和一些蔬菜可以种植两季。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里头种白菜,这是民间谚语,这是正常百姓种植蔬菜的理解,只不过贺兰州特殊,萝卜白菜都是种植两季。
     收菜,种植,顺带修路,等这些事情忙活差不多,就可以收割小麦,然后就是甜菜。
     从八月忙碌到十月,这两个月都是收获的季节。
     小麦颗粒归仓,甜菜进入作坊,地里只留下座种子的。
     好事连连!
     人的运气就是这样,运气好的时候,那就好事不断,薛家不断收集全国各地小麦品种混合种植,挑选优良的继续做种。这事终于得到了回报。
     虽然还没有做到质变,不过已经做到了量变。原本上等田平均亩产三百斤,薛家精耕细作能达到三百五十斤,用了好的种子,亩产终于接近了四百斤。
     这事是经过反复的验证,足以证明是千真万确的事情。
     银川平原两百五十多万亩小麦作证,代表这种品种,可以全国推广。
     薛玖思考之后,决定上报,不过并不建议马上全国推行,而是用在附近州县,看一下普通百姓耕种,是否能增产。
     李世民接到奏折,呼吸一顿,眼珠都变红了。
     在营州开始收税之前,贞观三年,大唐国库粮食税收收入,仅仅一百五十万石。因为营州和蓟州,解决幽州等地驻军粮食问题,国库税收终于达到了三百万石。
     看看贺兰州,总产量八百多万石,即便扣除百姓的一半,加上明年开支,怎么也能余下百万石可以调用。
     这已经是国库的三分之一了!还有能增加产量的种子。
     李世民呼吸很粗,好不容易才压下心里的激动,平复心情,再次查看奏折。
     看了三遍,这才召集心腹议事。
     “陛下,贺兰州…贺兰州所用粮食有些多了。”长孙无忌斟酌着说道。
     在薛玖看来,奏折就是汇报消息,所以他写得直白,有收入记载,有自己的建议,也有来年规划。
     长孙无忌的意思是说,奏折里面计划明年留三百万石粮食作为食物,这是贺兰州驻军,矿工,匠人的粮食。
     在长孙无忌等人看来,这数量太多了,已经足够供养大半个朝廷军队,现在却花在贺兰州一个地方。
     房玄龄眉头一皱,躬身行礼道:“陛下,落衡绝对不会贪污,他说要用三百万石,定然是经过了计算。”
     “玄龄误会了,我并不是说落衡把粮食贪污,而是对矿工太好了,用不着吃那么多。”长孙无忌急忙解释道。
     对薛玖他虽然厌恶,但是说贪污他还是没有想过,毕竟薛玖献给李世民的东西,价值很高,而且薛家钱财来源多,犯不着贪污。
     “粮食的事情就不用再议了,落衡不是刚做官,他心里有数。”李世民摆摆手道。
 

第478章 长安的变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