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将它们保存下来,不仅能避免资源的浪费,在战斗结束后,对于部队的补给和当地百姓的生活重建都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此时,在日军第 109 师团的指挥部里,师团长山岗重厚正陷入极度的焦虑之中。他在指挥部里来回踱步,脚步急促而沉重,地板被踩得“咚咚”作响。
“援军到底到哪里了?”山岗重厚大声质问着身边的参谋,他的脸上写满了焦急与愤怒。参谋们战战兢兢地站在一旁,不断地接听着电话,汇报着各路援军的情况。
“报告师团长,石家庄方向的援军预计还有两个小时才能到达。保定的援军因为道路被毁,行进速度缓慢,可能要更久才能赶到。”一名参谋小心翼翼地回答道。
山岗重厚听后,一拳砸在桌子上,怒喝道:“八嘎!这些饭桶!等到他们赶到,宁晋县早就失守了!”
他深知,宁晋县一旦失守,日军在冀中地区的防线将出现巨大的漏洞,整个战局都可能因此而改变。
然而,山岗重厚并未打算坐以待毙。他继续调配着城内的日军部队,试图加强防御,等待援军的到来。
他不断地发出指令,将兵力集中在关键位置,同时组织伪军协助防守,妄图做最后的挣扎。
而在城外,八路军的各支部队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斗志。战士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们紧握手中的武器,等待着陈振华的进攻命令。
此时的陈振华动作迅速而熟练,一箱接着一箱,仿佛不知疲倦。每收入一箱,他都仿佛看到日军的抵抗能力又削弱了一分。
成功获取弹药后,陈振华将目光投向了日军部署的 24 门九二式步兵炮。这些火炮是日军地面火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八路军的进攻威胁极大。
陈振华猫着腰,在阴影中朝着火炮阵地摸去。阵地周围,日军防守严密,探照灯的光束不时扫过。陈振华利用探照灯照射的间隙,灵活地在障碍物间穿梭。
好不容易接近一门火炮,陈振华发现,火炮周围有几名日军士兵在看守。他观察了一会儿,发现这些士兵每隔一段时间会轮流去一旁休息。
当其中两名士兵起身走向休息区时,陈振华抓住这个短暂的空当,快速冲向火炮。
他迅速打开火炮的关键部件箱,将里面的瞄准镜、击发装置等重要部件收入系统空间。
就在他准备对下一门火炮下手时,一名日军士兵似乎察觉到了异常,朝着他的方向大声喝问。
陈振华心中一惊,但他迅速冷静下来,用流利的日语回答道:“奉长官命令,检查火炮。”那名日军士兵听后,半信半疑地走过来查看。
陈振华趁其不备,用事先准备好的迷药手帕捂住他的口鼻,将他放倒在地。
随后,陈振华加快了行动速度,如法炮制,对多门九二式步兵炮进行了处理。每处理完一门火炮,他都要警惕地观察周围的动静,确保没有引起日军的大规模警觉。
处理完九二式步兵炮后,陈振华马不停蹄地朝着 12 门四一式山炮的阵地赶去。四一式山炮相较于九二式步兵炮,更加轻便灵活,且适合在复杂地形作战,对八路军的进攻同样构成了不小的威胁。
山炮阵地位于一个小高地上,周围有一圈简易的防御工事。陈振华利用夜色和地形,沿着一条隐蔽的小路悄悄接近。当他靠近防御工事时,听到里面传来日军士兵的谈笑声。
陈振华从腰间取出一颗小型烟雾弹,悄悄扔到工事内。瞬间,白色的烟雾弥漫开来,日军士兵们顿时惊慌失措,纷纷咳嗽着四处乱跑。陈振华趁机翻过工事,冲入阵地。
他熟练地找到山炮的关键部位,将一些重要零件拆卸下来收入系统空间。在拆卸过程中,一名日军士兵发现了他,举枪便射。
陈振华侧身一闪,子弹擦着他的衣角飞过。他迅速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用力扔向那名日军士兵,正好击中其头部,将他打倒在地。
趁着其他日军士兵还在混乱中,陈振华加快速度,又处理了几门山炮。此时,阵地外传来了日军的呼喊声,显然是有人察觉到了这里的异常。
陈振华知道不能再久留,他最后看了一眼那些失去部分关键部件的山炮,转身迅速消失在夜色中。
最后,陈振华来到了停放 24 辆九五式坦克的区域。坦克,作为日军地面作战的强大突击力量,若不加以处理,必将给八路军的进攻带来巨大阻碍。
坦克停放区周围布满了铁丝网和警戒哨。陈振华先悄悄剪断铁丝网,小心翼翼地避开巡逻的日军。当他接近一辆坦克时,听到坦克内传来日军车组人员的声音
第906章 夜探宁晋县城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