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正在检查装备。
陈振华灵机一动,他从系统空间中取出一套日军军装穿上,大摇大摆地朝着坦克走去。当他靠近坦克时,用日语喊道:“长官命令,检查坦克。”
坦克内的日军车组人员听后,打开舱门探出头来。陈振华趁其不备,迅速出手,将车组人员杀死,并将他们藏在坦克附近的草丛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随后,他进入坦克内部,将一辆辆坦克收入系统空间。就这样,他一辆接一辆地对坦克进行收取。
在处理过程中,他时刻留意着周围的动静,一旦有日军靠近,他便立刻隐藏起来,等日军离开后再继续行动。
经过一番紧张而惊险的行动,陈振华成功地对大部分坦克进行了收取,使得小鬼子可用的坦克迅速的减少。
此时,时间已经接近晚上 10 点,陈振华深知任务已经完成得差不多,是时候撤离了。他最后看了一眼这片被他搅得混乱不堪的区域,心中充满了成就感,然后迅速朝着城外撤离,朝着指挥部赶去。
陈振华心里清楚,时间拖得越久,局势对己方就越不利。如果等到明天,将会有更多的日军如潮水般赶来支援。
虽然他还未来得及将这一重要情报汇报给八路军总部,但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可靠的情报渠道,他已然知晓,日军的第 114 师团在完成休整后,极有可能在八月底通过津门口岸进入冀省。
他绝不想给自己留下如此巨大的潜在威胁,所以决定先下手为强,趁机将眼前的第 109 师团一举歼灭,进而掌控整个冀省的局势。
即便之后要独自应对第 114 师团,陈振华也坚信,哪怕仅依靠 386 旅的力量,甚至仅凭 365 师单独作战,也完全有能力与之正面抗衡。
基于这样的战略考量,陈振华在宁晋县城内展开了大胆而果断的行动。他不仅大量收集枪支弹药,对于日军的重武器,同样没有放过。
宁晋县城内,日军部署着 24 门九二式步兵炮,这种步兵炮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和火力,在近距离作战中能发挥巨大威力。
还有 12 门四一式山炮,其轻便灵活,适合在复杂地形作战;另外,还有 24 辆九五式坦克,这些坦克是日军地面作战的重要突击力量。
面对这些武器装备,陈振华虽然无法将它们全部收入系统空间,但凭借着对局势的精准判断和高效行动,每样至少收取了一半以上。
如此一来,日军的抵抗能力必将遭受重创,大幅降至最低。特别是大量的炮弹和子弹被收走后,即便日军妄图凭借这些重武器负隅顽抗,也会迅速陷入无枪无弹的绝境。
或许有人会担心,日军会不会察觉到这些装备和弹药的缺失,从而引发警惕,导致计划暴露。
但陈振华对此早有周全考虑,并不为此担忧。因为一旦战斗打响,他会迅速采取行动切断日军之间的联系,凭借着精心制定的作战计划和麾下将士们的英勇奋战,在一晚上的时间内就将宁晋城内的日军全部消灭,根本不会给日军传递消息的机会。
带着这样坚定的决心,陈振华争分夺秒,加快了行动速度。陈振华在城内的行动并非一帆风顺。
他穿梭于日军的各个据点之间,每一步都小心翼翼,既要躲避日军的巡逻队,又要寻找合适的时机收取物资。
在靠近日军的弹药库时,他敏锐地察觉到附近有一队日军正在巡逻,于是紧贴着墙壁,屏住呼吸,等待巡逻队离开。
待巡逻队的脚步声渐渐远去,他才迅速潜入弹药库,熟练地将一箱箱子弹和炮弹收入系统空间。
在收取九二式步兵炮时,他遇到了更大的困难。这些火炮体积庞大,移动不便,而且周围防守严密。
但陈振华并未退缩,他仔细观察日军的换岗时间和防御漏洞,趁着日军换岗的间隙,巧妙地利用地形和夜色的掩护,接近火炮。
当李战龙和周卫国等人看到陈振华平安归来时,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心中不禁松了一口气。
毕竟陈振华如今的身份早已今非昔比,他身兼 386 旅旅长、365 师副参谋长以及东进纵队副司令等多个重要职务。
他的安危关系着整个战局的走向,一旦出现意外,他们着实承担不起这个责任。在他们眼中,陈振华早已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重要将领,其重要性不亚于副师长。
喜欢。
第906章 夜探宁晋县城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