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在前些日子,日本本土本部已经向寺内寿一司令发来紧急电文,要求他即刻返回日本本土,参与与德国、法国之间关于战争事宜的重要沟通会议。
而寺内寿一之前之所以一直拖着没有动身,想必是对华北战场仍抱有一丝执念,试图挽回目前不堪的局面,同时希望武汉会战能够取得胜利,也可以分一杯羹。
如今,随着南苑机场与商丘机场的接连被毁,华北战场局势急转直下,寺内寿一的离开似乎成为了必然。
他被送回日本本土,也意味着华北战场将迎来新一轮的战略调整。而这一切,都源于八路军特战团小分队与东进六团的果敢行动,他们用热血与智慧,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为抗战胜利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飞机缓缓起飞的那一刻,寺内寿一透过窗户,望着这片他曾经妄图征服的土地,心中五味杂陈。
他知道,自己此次离开,或许再也没有机会回到这片战场。而等待他的,将是日本本土对他的问责与重新安排。
但无论如何,八路军的英勇抵抗和顽强战斗精神,已经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成为了他永远无法抹去的噩梦。
在遥远的北平南苑机场与商丘朱集机场战斗之前,冀中大地的宁晋县,也悄然迎来了一场决定命运的关键时刻。
特战团和战车团的战士们,如即将出鞘的利刃,已然在夜幕下蓄势待发,一场激烈的战斗正缓缓拉开帷幕。
晚上9点,夜色如同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沉甸甸地压在大地上。386 旅的炮团、战车团以及特战团在宁晋县城外的隐秘地点完成了集结。
广袤的平原上,战士们的身影在夜色中若隐若现,却又透着一股令人胆寒的肃杀之气。
863旅炮团的阵地上,36 门九二式步兵炮和12门四一式山炮整齐排列,炮口直指宁晋县城,宛如一头头沉睡的钢铁巨兽,只待唤醒便会发出震天怒吼。
炮团团长李有才在各炮位间来回巡视,他神情专注,仔细检查着每一门火炮的状态,从炮膛的清洁程度到瞄准装置的精准度,无一遗漏。
所有的炮手们围绕在火炮旁,眼神坚定,双手紧紧握住操作杆,仿佛在与手中的武器进行着无声的对话,随时准备执行那决定胜负的炮击指令。
战车团的战士们,整齐地站在一辆辆战车旁。这些战车在月光下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履带犹如钢铁巨蟒,随时准备在战场上纵横驰骋。
战车团团长站在高处,目光如炬,扫视着麾下的钢铁之师,心中谋划着如何在战斗中发挥战车的最大威力,冲破日军的防线。
特战团的队员们,则如鬼魅般隐匿在黑暗之中。他们身着特制的深色作战服,脸上涂抹着伪装油彩,与夜色完美融合。
每一个队员都身手矫健,目光敏锐,如同潜伏在黑暗中的猎豹,等待着出击的信号,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陈振华作为此次作战的总指挥,站在一处高地上,俯瞰着集结的部队。他深知,这场战斗意义重大,不仅关乎宁晋县的解放,更可能影响整个冀中地区的战局。
他对炮团团长李有才下达了任务:“务必将 36 门九二式步兵炮和12门四一式山炮全部准备妥当,每一门炮都要保证万无一失。但先不要急于攻击,听候下一步指令。”
李有才坚定地回答:“请旅长放心,炮团已做好一切准备!”
尽管部队已准备就绪,陈振华却并未贸然下令进攻。他深知,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于是,他决定亲自深入宁晋县城,近距离了解日军的防御部署和城内情况。
陈振华精心乔装打扮,穿上了一套干净的日军服饰,脸上涂抹着灰尘,刻意营造出一副疲惫沧桑的模样,俨然就是一位在战火中日军战士。他不紧不慢地朝着宁晋县城走去,步伐中带着一丝谨慎与从容。
临近城墙,陈振华趁着夜色的掩护,借助城墙边的一处矮墙和几株老树,开始攀爬。他的动作轻盈而敏捷,宛如一只灵活的猿猴。
双手紧紧抓住城墙上的缝隙,双脚用力蹬踏,一点点向上攀升。终于,他成功登上了城墙。
城墙上的日军哨兵正在昏昏欲睡,丝毫没有察觉到这个悄然潜入的身影。陈振华小心翼翼地避开哨兵的视线,顺着城墙的阶梯,悄然进入了城内。
第905章 夜探宁晋县城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