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3 章 包子[1/2页]

临渊记 三百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从宫中出来,时辰已经不早了,温白色的太阳远远地挂在殿角,在苍冷的时节里,像极了一只孤独而无用的灯笼。
      公主府的车架早已候在了宫门外,云渐正要上车,忽地想起什么,随口吩咐道:“本宫要吃玲珑阁的蜜饯,清风来的羊肉包子,辛酉楼的牛肉汤,长安胡同街口的许记焖饼,你去买来,本宫饿了。”
      她并不是生来矜贵,喜爱的吃食也多是些俗物,只是随口报来的这几间铺子分列城中东南西北,颇费脚程,偏还要应付她此时此刻的胃口,便显出几分娇惯与刁难来。
      孟十一却拱手,简简单单应了声:“是。”
      云渐瞧他一副老僧入定的样子,只觉无聊,索性一伸手,捏住了他的耳尖。
      她的手很凉,指尖有淡淡的水汽,层层叠叠的袖口里,透着青柚似的香味,是冬日里微涩的味道。
      执掌宫廷禁军的皇城使孟大人,竟也躲不开她半残的手。
      “本宫还想吃火锅。”
      不知是否久经战场的缘故,她的声音总有些沙哑,一字一句的顿挫,并不容谁来反驳。
      孟十一站着不动,眉眼低垂,本该是个坐怀不乱柳下惠的模样,偏偏耳尖不争气,竟悄悄红了。
      长公主殿下终于笑了,顺手摸了摸他的眉头。
      “晚上等你回来啊,小十一。”
      府上的骏马栓了銮铃,一路叮叮当当的脆响,仿佛要从谁的耳畔,缠来绕去地撞进心底。
      夜之将近,戟园内灯火通明。
      鹤管家与晴釉,站在门口,也不知候了多久。
      “明日出发,去江北大营,今晚替我收拾好行李。”
      “管家,备好快马,叫东青点齐三百轻骑,明日随我南下。”
      “是。”
      云渐御下好似带兵,令行禁止,疾如风火。
      她的一声令下,仿佛某个机关的密钥,打开了这座堡垒似的府邸,露出了血火历练后的峥嵘——兵马刀枪,粮草辎重,数不尽的金铁交击声回荡。
      “晴釉。”
      “在。”
      “随我去一趟书房。”
      丹阳长公主受先帝遗命,拼死扶云泽上位,为稳定超纲,抵御燕贼,又曾摄政三年。
      彼时的戟园书房,几乎是大魏半个朝廷,丹阳蓝批,已近乎圣旨。
      只是先帝子嗣繁多,夺嫡之争惨烈,云渐为保护云泽,断了右手筋脉,那三年间的蓝笔批奏,大多都不过是孟十一的代笔。
      及至大半年前,云渐还政,每日只在戟园之中寻欢作乐,豢养面首数十人,花钱如流水——这书房,便再没有去过了。
      谁知世事无常,终究是要回来的。
      晴釉抢先几步进门,点亮了房中灯台,又寻了附近的婢女,将怀炉炭火等物送来。
      “先前皇上差人送来的信报,放在哪里?”
      云渐虽还政,皇帝却还恭敬,每逢初一十五,便将各处近期的信报送到戟园,请她查阅。
      她终日买醉,从不曾看过。
      “在书架上,依照日期新旧排列,本月月初送来的在天字格。”
      晴釉记得清楚明白,人却站在三四步开外,并不近前。
      云渐手中拆信,一目十行,口中却漫不经心般问道:“孟十一的事情,你有没有什么要告诉我的?”
      晴釉没料到有此一问,一时呆住了,嘴唇张合数次,半晌,才憋出一句:“他是皇帝……”
      “他与皇帝关系匪浅,当年我右手受伤,他不曾出手相救,后又设局,入我府中,为皇帝眼线——这些我都已知晓。”
      书房重地,四下里都格外清寂,唯有云渐指间的裁纸刀,噬咬着纸片,沙沙作响。
      她垂眸阅信,昏黄的灯火落在她的脸上,眼角眉梢的弧度,锋利似刀。
      “鹤管家说,孟十一是为了从我府上名正言顺地消失,好在皇城司任职做事,才服毒假死逃脱。此事,你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晴釉低头跪下,却不说话。她的记性极好,自然还记得当日之事,只是鹤管家已经开了口,又是一片忠心护主,她怎能……
      “孟十一的账,我会同他算。但你们若是骗我……”
      “奴婢不敢!”晴釉俯下身,连连叩首。
      云渐终于放下刀,抬眸,看了她一眼。
      晴釉只觉浑身一凛。
      “彼时……孟十一在府中,身份特殊,每日是要替殿下试菜的。”
      咚。
      话音未落,云渐手中的刀,就磕在了木质的书架上。
      “那日早朝下得晚,大约已是晌午。等宫外守候的侍卫快马回来报了信,厨房便备

第 3 章 包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