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后,拆完线的零治、言如玉、言小言在医院救护车的护送下前往了C市。
南溪乡,言如玉真正的老家,此地属丘陵地带,四周高山峻岭,远离市区,经济欠发达,但环境宜人,特别适合养老和度假。
言小言的外婆是南溪乡本地人,外公是城里下放到此的知青,由于劳动力出众,得到她外婆的青睐,两人喜结连理后,便一起在乡里扎了根。
山里没有飞出言如画这个金凤凰前,他们一家都还以种地为生,两姐妹相继火了之后,才在城里安家置业。
不过,习惯了农村生活的两老,每年总会去乡下的老屋住上一阵子。
这回,得知言如玉要回来,他们不仅提前把房间收拾干净了,还帮忙请好了保姆和护工。
救护车一大早出发,直到晚上才抵达目的地。
死守医院各个出入口的娱记粉丝们,根本没想到他们要等的人早就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了那个是非之地。
而农村也不比城市,由于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留守在这的都是一些念旧或者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压根没有人起哄围观。
随行的医护人员将零治从担架车搬到床上后,这才返程。
由于天太黑,又是躺着的,零治根本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地。
下了车,凉风拂面,空气异常清新,水声潺潺,蛙鸣,由远及近,极具乡野气息。
言家老宅是一栋三层的砖瓦房,古旧的红砖墙,每一块似乎都在述说着独属于它们的历史故事。
房前有一块很大的空地,空地左边有一口水井,水井旁放着一把竹椅和竹床,明月当空,倚床纳凉,好不惬意。
屋内的画风则与屋外截然相反,现代化的装修分分钟让人穿越回纸醉金迷的不夜城。
一楼的布局与言如玉在A市的家差不多,三室一厅一卫,零治被安排在中间的那间房,房内的陈设也和之前他住的差不多。
如果不是进来前瞥了一眼外头的风景,他还以为自己回家了。
“时间不早了,你赶紧睡吧。”收拾好行李的言如玉对坐躺在床上的零治说,“保姆和护工,明早会过来。轮椅、拐都在床边,有事叫我。记住,伤腿千万不要下地用力。”
在车上颠簸了大半天,零治确实有些累了,他闭上眼睛说:“知道了,玉姐。晚安。”
安排好伤患,言如玉和言小言也各自回房休息。
翌日清晨,言小言在一阵吵闹声中醒来,揉着惺忪的睡眼,她看到了许久不见的外婆,她老人家正领着一位憨厚的中年妇女围在零治的床头有说有笑。
“外婆,外公没来吗?”言小言打着哈欠,倚在门边纳闷地问。
“你外公带着电信的足球队去外地踢比赛了,要过几天才能回来。”见到可爱的外孙女,言小言的外婆眉开眼笑地向她招招手,“来来来,言言,快让外婆抱一抱。”
言小言跑过去,一头扑进外婆的怀里:“外婆,我好想你啊。”
外婆捧着言小言的脸左亲右亲:“我家言言又长漂亮了,早饭吃过了没有?”
言小言抱住外婆撒娇:“没有,我刚起呢。”
外婆心疼地揉揉言小言的脑袋:“都是我们不好,来这么早把我家小祖宗吵醒了。待会儿外婆亲自下厨给你烧好吃的。”
言小言兴奋地在外婆的脸颊亲了一口:“外婆最好了,我要吃红烧大排,还有红烧狮子头。”
“秀英啊,这是我外孙女言小言。”外婆搂着言小言向她介绍新来的保姆,“言言,这是你秀英阿姨,厨艺十分了得,以后想吃什么就告诉她。”
言小言客气地跟保姆秀英打招呼:“阿姨好。”
保姆也是人精,听到言小言还没早饭,她立即说道:“言小姐,我去煮碗盖浇面给您吃,您看行吗?”
“阿姨,我不吃辣椒,谢谢。”说完,又想起了什么的言小言看看靠坐在床上的零治,“你吃了没?”
零治受宠若惊地点点头:“吃过了。”
“如玉啊,太不容易,我们家的小祖宗会主动关心我们以外的人了。”外婆朝一旁的言如玉使了一个眼色,“真是女大不中留啊!”
“外婆,你女儿又给你灌输了什么奇怪的思想啊?”言小言瞪了一眼言如玉,这母女俩每次见面都有说不完的话,互相之间最爱拿她打趣。
言如玉耸耸肩,一脸无辜:“这锅我可不背!”
“哼,不和你们说了,我去洗脸了!”言小言挠着头发,气呼呼地离开。
洗漱完,盖浇面也上桌了,言小言尝了一口,味道真不是盖的,自家地里种的菜,自家养的老母鸡生的鸡蛋,比超市买的不知新鲜多少。
三下五除二干掉一碗面,言如玉挽着她老妈从零治房里走出来。
“哟,你们这对母女花是打算去逛街吗?”吃饱了,言小言的嘴像抹了蜜一样甜。
言如玉得意洋洋地开口道:“言言,我跟你说啊,秀英不住在这,早上来晚上走。没事时,她会在二楼的房间休息。至于我们呢,现在要去市区逛街买东西。”
“那也带上我呗。”
“你不行,你要留在这陪零治,顺便写作业。”
“嘁!”言小言好不容易燃起的热情瞬间被浇灭,“暑假还有一个多月呢,急什么急。对了,怎么只有保姆没有护工啊?”
“零治说不需要护工。”
“那谁来照顾他?”
“你不是说你照顾吗?”
“我那是……”言小言真想咬舌自尽,“在医院,有医生。送送饭、跑跑腿、看看人,这些小事,我还是能干的。其他的像什么伺候他上厕所啊、洗澡啊,巴拉巴拉的,我可干不了。”
&nbs
118.下乡之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