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还雇佣了街上的小孩子来卖报。这些孩子一边跑一边喊着无双拟好的词——常宁王世子评红楼梦:金玉良缘敌不过木石前盟。商业泰斗徐弘简评红楼梦:一生一世一双人才是好的爱情……
报纸80文钱一份,不但在街上卖,茶楼里也卖,听书的人几乎人人都买,因为报上的文章,基本代表了红学讨论的最高水平。
报上还登载了征文启事,征集对红楼梦的书评,中选者有稿费,因此不少人都跃跃欲试,下笔千言。不少人因为写得一手好评论而赚到了银子。有些读书但未取得功名的人,似乎因此看到了人生另一种出路——写文章也能赚钱。
此外,报上还登广告,写些华县大小新鲜事。什么有店铺即将开业啊,珍宝阁新上了珠宝首饰呀,甚至哪家的小妾偷人被抓现行呀,等等,颇有几分都市报的感觉。
很快,在报纸的收入里,卖报的钱不算什么了,商户的广告费才是大头。不少商家都愿意花钱给自己的产品打广告。就连知县大人,也把要发放的通知印在报纸版面上——徐家为了扩大影响力,免费给朝廷政策打广告。当然,相比之下还是徐家的广告占了大部分版面,毕竟徐家是自产自销。
红楼梦讲到第20回的时候,说书的速度已经要超过了无双抄写的速度,于是无双很不客气地抓了壮丁——卢安世被捉来抄写。
起先,无双坚持自己抄写,是怕打印版拿出来,大家看着没见过这么光滑又脆亮的纸,会问来历,毕竟这种打印纸是21世纪的产物。
但无双是个懒人,不想把自己累死在抄写上,于是以让卢安世提前看到后面的剧情为诱饵,让他义务抄写,且要用人格发誓,不得过问作品来历,也不能与任何人说,包括徐应辰和郭无名。
卢安世抄写速度很快,很快就远远超过了说书的进度,给说书人的二次创作、排演赢得了充足的时间。
无双担心红楼梦火了之后,会有盗版书商抢先将其出版,所以等不到作品完结,无双就安排徐家三房的书坊加紧排版印刷,将原稿的前10回结集出版。
因为书中有些内容是说书时候省略的,有些段落是大致一样但细节不一样,所以书一上市就大卖,加印了好几次。
无双决定,每讲完10回就结集出版一次,排好的活字版面都留着不拆,随时等待加印。
为了存放红楼梦的活字字盘,书坊不得不扩大面积,专门买下了一套三进的院子。卢安世和郭无名还派出了暗卫,暗中守护书坊,免得有不开眼的人使手段。因此,整个过程都很顺利,无人闹事。确切地说,是闹事者被消灭在了摇篮里。
无双感叹,自己是被徐家、卢安世和郭无名保护得太好,就动动脑子,等着数钱就行。比起前世的内卷,到真还是古代的日子舒服些。于是对于穿越到小农女这件事上,无双不那么懊恼了。
随着红楼梦大火,无双又发力文创领域,谋划红楼“周边”产品。
首先想到的是金陵十二衩扇面,成套售卖,有团扇和折扇两种。扇面是美女+背景+诗词的配置,还配有精品礼盒,自己用或者作为伴手礼,都十分有排面。
团扇针对的是女性用户,画风更加典雅、细腻,突出人物美貌、矜持,配诗多以人物自
第30章 还能这样赚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