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己的诗词或是经典语录,比如林黛玉画了葬花场景,配词就用了《葬花词》里的几句:“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而薛宝钗则是凝望天空,配词“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折扇则针对男性客户,画中美人用工笔画法,肌肤更为细腻,神情更为妖娆,例如折扇版的宝钗,是贾宝玉凝望宝钗“半个膀子”的场景,宝钗正要从手腕上取下手串,半截手臂露出衣袖,洁白丰腴,原著里贾宝玉看呆了,心想“这个膀子要是长在林妹妹身上,还能摸上一摸”。不过画中省略了宝玉,只画了宝钗,给男性客户留下足够了想象的空间。
      扇子除了套装,还针对热点人物推出单品。每个人物都有若干场景、不同配词可供选择。为此,徐家专门招揽了职业画师,还请了擅长丹青的范思谦来把关。
      团扇里卖最好的单品,是黛玉伤春悲秋的场景,颇得富贵小姐们垂青。宝钗凝望天空、王熙凤犀利管家的场景也卖的不错,因为富贵小姐、夫人里热衷攀高枝、后宅斗争的也不少,宝钗、王熙凤正是他们人生偶像。
      折扇里卖最好的,是宝钗“半个膀子”那款,最合花花公子心意。此外就是秦可卿卧病。原著里秦可卿是美人儿,在画中更是冰肌玉骨,近在咫尺又仙雾缭绕、若隐若现,让人神思飘飘、欲罢不能。
      至于营销,无双决定开专卖店。于是,无双在徐应辰的邀请下,再次来到了徐家参加家族大会。
      二房见到无双是高兴坏了。因此之前的活字印刷,无双跟三房合作开书坊、跟四房商队合作买书,三房四房都赚了不少钱。虽然红楼梦说书是在二房经营的茶楼,但只是给茶楼增加了一些客流,说书本身的钱还是归大房。二房早就想也做点什么,这不机会来了。
      二房的生意原本就以绸缎布匹服装为主,这次他们愿意贡献出徐家最大最气派的绸缎庄做红楼专卖店,徐家老爷子也同意了。无双也很高兴,因为专卖店要卖的产品,跟二房原本是绸缎服装生意还真沾边。
      经过商议,一楼售卖团扇、折扇,还有带有红楼梦元素的胭脂水粉、香包、帕子。
      二楼是红楼女装,适合未出阁姑娘的有黛玉同款、宝钗同款、探春同款,适合后宅年轻夫人们的有王熙凤同款、元春娘娘同款,还有适合老人家的王夫人同款、贾母同款。有看准的款式,可以直接拿成衣,也可以选好款式,在店里量了尺寸定做。
      除了服装,二楼还有与衣服相配的头面首饰,有成套售卖的,也有作为单品的耳环、手串、金钗、玉簪。
      此外,还有薛宝钗的同款金锁,写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贾宝玉的同款通灵宝玉,写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同款”是无双专门从前世引入的概念,目的就是吸引用户,古代人果然也很吃这一套。概念一出来就大火,人人争当林黛玉、薛宝钗。
      无论什么时代,女人和小孩的钱就是最好赚,所以,专卖店的三楼被规划成童装。女童的衣服有惜春同款,也有黛玉、宝钗幼年同款。有专门为小孩设计的款式,也有二楼女装的缩小版。
      男童的衣服就是宝玉同款,最大的亮点是冠子上的红色绒球,显得又精神又俏皮,四五岁的小男孩穿戴好,俨然是个古装小正太,别提多好看了,看着就想rua一把。

第30章 还能这样赚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