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正吃得欢畅,店里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半隐书院院长。这个院长名叫韩诚之,曾是皇家书院的先生,德高望重,后来远离官场,回故乡创办了半隐书院。书院名声在外,来此地读书的都是各省英才,但为了照顾本地学子,书院还设有启蒙班,相当于现代小学1年级。
巧得是,卢安世在京城时也出入皇家书院,曾跟韩诚之读过书,今天在宴八方偶遇,彼此都觉得不可思议。
“先生!”
“世子!”
大眼瞪小眼,然后都笑了。卢安世原本就知道韩诚之在此地创办了半隐书院,但韩诚之并不知道卢安世公差旅游到了此地,于是彼此一番客套后,韩院长说了来意。
原来,半隐书院之所以有名,除了院长有名、教学质量高以外,书院食堂难吃,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不少学生饭点偷偷溜到书院门口,在小吃摊上吃饭。但小吃摊毕竟不干净,不少学生因此闹肚子,耽误了课业。
于是,院长下大力度要整改书院食堂,厨子换了好几拨,但做出的伙食就是难以满足学生的胃口。最后换了书院自己的伙计当厨子,虽说技术差了些,但比外面请来的人用心,学生很少再出去吃饭了,但天长日久,伙计会的几样菜,学生都吃腻了。
院长黔驴技穷,这才来宴八方找徐家出主意。毕竟,这些日子,宴八方推出的松子、藕粉、卤味、山楂罐头,在整个华县出够了风头。况且,院长跟徐家祖父是同一辈,徐家后人不少都在书院读过书,念着这点情分,徐应辰也没有不帮之理。
“大儒可知,咱们宴八方这些热卖的新品,是谁的主意?”
“难道不是你徐应辰?”
“这您还真猜错了,真不是我。”
“难道你们换了主厨?不像啊,徐福这不还在呢吗?”
“大儒可曾听说,前些日子有一户人家虐待妻女,妻女闹着要和离,还立了女户。”
“嗯嗯,确有耳闻,这事儿当时闹得沸沸扬扬,听说那个溺死女婴的恶祖母还被判了死刑。不过这跟你们有何关系?”
“宴八方这次出风头,全仗着无双姑娘的主意,就是那日要求立女户的姑娘,她现在是我们宴八方的师爷,是我们大功臣呢。别的不说,这馒头您尝尝!”
徐应辰说着,递过一个馒头。
韩大儒掰了一块放进嘴里:“嘿你别说,这面团竟然吸收了豆馅的香味,好吃,确实跟别家的不一样。这也是那姑娘的方子?”
“可不是,书院要改善伙食,请她出主意最好了。”
于是,无双正式拜见了这位大儒。
无双分析,书院学生食堂,既要可口,工序上又不能复杂;要简单易上手,在相对短的时间做出足够吃的食物;同时还得控制人力物力成本,昂贵的食材不能用。
院长点点头,是这么个理儿。
于是无双盘点了主食、主菜和汤三大类,想了一些菜式和搭配,列了清单让伙计准备材料,约好众人,明日在宴八方当场演示。
次日,众人依约相聚宴八方,范思谦听到信儿也来了,他也在书院读书,只是他无心科举,相对自由,大把时间用在了玩乐上。
无双先从主食说起,宴八方现有的豆沙馒头、甜咸芝麻盐馒头、红糖、红枣馒头可以直接用,但书院说芝麻太贵,于是馒头还剩下三种。普通白面馒头也要有,切片后用菜油煎得两面金黄,配上小米粥、小咸菜就是香喷喷的早
第25章 书院食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