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众人吃得畅快,徐应辰慨叹:“你到底是吃什么长大的,怎么脑瓜子就是比别人好使呢?”
      无双大言不惭:“我不但会做菜,我能赚钱的领域多着呢。”
      “说说看嘛,有钱一起赚,徐家别的没有,本钱可是足够。”徐应辰一脸坏笑。
      “说真的,我去书铺里逛过,一本三字经就要二两银子,抢钱啊,别的书还更贵。书商都这么黑心么?”
      “倒不是书商黑心,是印刷成本太高。你想啊,这书要一页页在木板上刻好,万一有一个字弄错了,整个木板都要重新刻。”
      原来这还是雕版印刷的时代啊,无双腹诽。“那如果做成小木块,一个木块上只刻一个字,再把木块拼起来用呢?”无双把活字印刷的原理说了出来。
      徐应辰瞪大眼睛看着她,好像有道理,而且,好像很有道理。只要刻出足够多的单字,就可以满足排版需求,而且一点不带浪费的。
      凭着敏锐的商业嗅觉,徐应辰知道这是笔大买卖,当即跑回家找父亲和祖父商议。
      徐家老爷子听了也是两眼放光,叫了各房的人开家族大会。目前徐应辰他们大房的活计已经很忙了,倒是三房、四房还腾得出手,于是这个事儿就交给三房四房,要找到会刻字的匠人、培训工人,签契约,最好是死契,免得泄漏消息,还要做尺寸合适的自盘,再找手脚利索的人来排版。
      印什么书也有讲究。无双觉得,两类书最好卖。一是跟科举有关的书,无论什么时代,教辅书都最赚钱;二是故事类,在古代叫做话本,越是狗血就越有人看。
      徐家商队原本就是四房出力最多,所以这次就是三房抓生产,四房的商队主抓外地销售,至于本地销售,那还是要开个铺子,跟印书坊相连,这个铺子就是公中出铺面,三房来运营。
      因为是无双出的主意,无双又是大房攀上的关系,所以盈利无双占三成,大房占一成,公中占一成,三房四房各两成半。
      徐应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无双。无双其实没想凭此拿这么多分成,但想想自己早晚也要买房子、买地,为日后打算,也就应了下来。
      如今秋收已过,田地正是便宜的时候,二丫盘了盘手上的银子。立女户以来,租房子花了20两,置办安家的柴米油盐和衣服被褥,也花了小20两,买药和补品花了30两。徐家每月给她20两的工钱,藕粉、山楂、卤味生意头一个月的提成有三百多两。
      粗略算下来,无双手上的现银就有两百多两,无双决定都用来买地或买庄子。第23章 活字印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