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10章 太监,不可靠啊……[1/2页]

我要做太孙 我要做皇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朝臣们面面相觑,谁都知道在这硬币上的是朱元璋头像。
      而之所以铸成朱元璋的半身像,是因为洪武皇帝是大明的开国君主,
      在文武百官和天下百姓当中有非常高的威望,把他的头像弄上去名副其实。
      而自己只是继位的新君,到现在为止都没有什么拿出手的功绩,也没有什么可以名垂青史被后人诉说的地方,
      要是印上自己的头像……
      再说了,自己的那些藩王叔叔都还活着,真要把朱元璋撇在一边,给自己脸上贴金,他们真能服气?
      朱允?谆拐婷荒敲创蟮牧场?
      享受那么大的殊荣……没脸啊。
      而朱元璋正好合适,谁也挑不出毛病!
      “诸位爱卿看看,此银币成色如何。”
      “陛下是要松弛金银之禁?”齐泰不由得问道。
      朱允?准?钗怀?级伎醋抛约海?彩敲媛兑苫螅?憬馐退档溃骸八悴簧希?还??熬吞?钗话?涮致鄞竺鞑普?醣乙皇拢?钣懈写ィ
      这些东西应该为大明效力,便于百姓使用才好,若是束之高阁,那非百姓和朝廷之福,也非皇祖父的本意……”
      “况且朕知道在民间,白银依旧在流通,只不过行在暗处,没有大肆公开罢了,
      既然百姓要用,朝廷就应该顺应民意,所以朕就命人铸了这几枚银币,给诸位看看成色如何。”
      朱元璋曾经在定钞法的时候,规定禁止使用金银交易,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白银的流通就转到了地下。
      既然禁不了,那就何须再禁?
      禁的结果就是百姓使用货币困顿,商贸难以发展,而大量的白银存留在民间,不能收归官府使用。
      朱允?滓?冒滓???膊荒艿I弦桓鐾品?煸?爸?叩淖锩?
      弛用银之禁是必须的,可是不能明说,
      得用另外一个说法……
      朱允?淄?胖谌怂档溃骸岸?译廾?怂??囊?遥?⒎侵?袄??某屏炕醣遥??侵?遥
      众人点点头,都明白称量货币是什么意思。
      称量货币亦称重量货币,开始以金属为货币时,犹未依一定形式铸造,亦无一定成份及重量,流通时,必须通过成色鉴定和称衡重量,以定价额的货币。
      由于每次交易均按货币金属的实际重量和成色所具有的价值量进行结算,因此,秤量货币也是一种典型的“足值货币”。
      充当秤量货币的金属主要是白银、银锭,故白银、银锭有秤量货币之称。由于每次交易都要称量验色,颇为不便。
      简单的说就是用足够的重量铜或白银进行交易,称出来多少就是多少,
      而且由于金属当中的含量并不相同,所以还需要有专业人士进行成色判定,这中间既有误差,也会带来不便。
      朱允?卓戳艘谎厶?纾??缌⒓此档溃骸氨菹率ッ鳎?寻滓??汕?遥?恳幻肚?业闹亓亢统缮?际且谎?
      这就避免了之前每次交易的时候,需要来回称量重量,还要反复的查看成色,实在非常便利,可谓一大创举!臣为陛下贺!”
      不等众人说话就赶紧问道:“陛下,微臣手上的这枚银币铸造精美,图文清晰,实在不可多得,真是难得的好币,只是不知这银币成色……”
      王忠回答道:“诸位大人,陛下所铸造的大明银币重七钱二分,含纯银八成九,即六钱四分八厘,铜占一成,白金占一分……”
      白金其实就是锡。
      朱允?酌?怂?斓囊?沂欠略旌笫赖脑?笸罚???约尤胧俏?斯绦头姥趸??彩俏?吮3钟』ú槐荒ニ稹
      因为白银你的空气接触之后就会变成黑褐色,因为难看,
      而银币代表了大明的脸面,谁愿意自己的脸是黑的?
      要是用上一段时间之后,由白变黑,那就闹笑话了!
      “此币,平厘七钱二分,价为一两!”
      这意思是这枚钱币的总重量是七钱二分,但是可以当成一两白银来用。
      这也是铸币和称量货币的不同之处。
      齐泰表达赞同道:“陛下,此币如此精美,加入了白金防磨,必然能够长久使用而保持一新,实在难得!”
      景清也道:“陛下用白银铸币,真是继往开来,此币若是投入使用,必然会让百姓欣喜若狂,从此之后免除称重查成色之苦,货物也能够自由交易,实为一大善政!”
      众人或多或少也都表达了赞同的意思,也是在表达对大明使用银币的认同。
      因为朱元璋把白银搁置一旁,禁止使用实在是一步臭棋!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迫于朱元璋的威严,朝臣们也不敢在这件事上过多进谏,可谁都知道白银禁不了。
      其实白银货币化,在洪武年间就已经开始了。
      洪武到建文时期,宝钞已经显示了迅速衰落态势,白银货币化趋势已经出现,不过这一阶段主要是在民间进行。
      属于民不举官不究。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从永乐到宣德时期,宝钞经历了一??再发展又转向衰落的过程,白银的使用更加扩大。
      到了正统至成化时期,宝钞逐渐绝迹于民间土地大宗交易,发展至成化年间,白银成为清一色土地大宗交易的货币。
      不顺应时代的,终究会被淘汰。
      “王忠,这银币是你负责铸造的,你给诸位朝臣说了说,如何辨别真假。”
      “是!奴婢遵命!”
      王忠觉得自己今天的腰杆特别硬,能够在朝臣面前说话,而且还说的理直气壮,这机会可不多得啊!
      所以他转向朝臣们,从怀里面掏出一枚银币,对众人说道:“诸位大人,我手里拿的这一枚银币是假的,大小和诸位大人手中的真银币大小相同,
      只不过因为加入的铜和锡比较多,白银的分量就相对少了一些,所以比真银币中了四分……”
      茹?接过来,拿在自己的手里面掂了掂,在拿着真币抖了抖手,眉头微皱道:“分量是有不同,不过中间只不过差了四分而已,连一厘都不到,普通百姓恐怕很难分辨出来……”
      几分之差,这样的差距确实不够明显。
      “茹部堂您别急啊……”
      王忠心有成竹地笑道:“因为要做的和真币一模一样,起码在外观上是这样,所以即便是掺入过多的铜和白金,最多也只能省下来四分白银,
      也就是说,要是有人想要铸造

第510章 太监,不可靠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