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9章 重生之鹰[1/2页]

无影神功五百钱 风中背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完成收势动作后,林新华打开电瓶灯,跨过小溪,朝刚才猫头鹰发声处悄悄摸去,脚下处处小心,尽量灵巧地躲避着身旁的各类横生树枝叶,以及地上的枯枝败叶,不使发出任何声响,以免惊动树上的猫头鹰。猫头鹰也属鹰类,虽然它不是苍鹰,但它的爪子同样锋利异常,应当符合五百钱药酒药引的功效。既然一时没有苍鹰可捕,希望能捉住这只猫头鹰,也不枉如此辛苦白忙一场。
      他一手提着电瓶,一手拎着捕鸟网蓄势待发。这张捕鸟网就是那位借汽枪给他以猎狩为生的猎人特制的捕鸟工具,重有十几斤,网沿拴着八个实心小铁球,撒开极似鱼网,但比鱼网更易凌空抛掷,抖将出去足以覆盖面积七八平方米的树冠。尾端的塑料系绳一拉,整棵树都将收缩在天罗地网之中。
      这种网只适合于夜间鸟儿们休息熟睡时出其不意使用,白天则不适用,白天鸟雀灵敏,人稍一靠近树上的鸟全飞跑了。林新华在未上旗山之前请猎人手把手教授,早已将该网操作方法演练熟悉,就等今夜一尽展身手,将这只刚刚暴露了藏身之处的猫头鹰收入网中。
      借枪那日,林新华和鲁国安在旗山镇街上的一家饭馆宴请猎人,并向他请教捕鸟技巧,尤其细问如何捕捉老鹰。
      猎人姓陈,名字没细问,二人尊称他为陈叔。趁着酒兴,陈叔谈性甚浓,说:“我一生只捉过两次老鹰,其实那也不叫捕捉,都是碰巧捡到的。第一次是一年的秋收时节,华林寨那边有个村庄,一片即将收割的稻田因为鼠害严重,当地农民在稻田周围下了不少毒鼠强一类剧毒药物。在稻田四周插着醒目告示牌,说这些片稻田因鼠害严重下了毒鼠药,村民不得上田埂放牛,也不得放家禽进入这片禁区,否则后果自负。有只大田鼠不识字啊,见着白花花的大米能放过,结果中毒了倒在田沟边作垂死挣扎。“
      ”恰巧一只老鹰就在空中盘旋,老鹰的眼睛多厉害,离地一千米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老鹰也不会识文断字,眼见有只大老鼠在田埂边上窜下跳,一个俯冲飞过去将中毒的田鼠撕成几片,吃了个精光。吃完之后,还顺便啄吃了旁边破碗中拌了药的大米。我走过去时,药性已经发作了,老鹰飞不动了,一跳一跳在稻田中乱窜。跑了几丘田,最终被我逮住了。可笑我打了一辈子猎,什么鸟没见过,狼打过,野猪抓过,眼镜蛇也捉过,疏忽大意了,认为一只中了毒药的老鹰没什么可怕,结果怎么样,你们猜猜。”
      说着陈叔捋起右手衣袖,右上臂上一条足有半尺长的疤痕,像只盘在手臂上的紫色大蜈蚣,触目惊心。”
      “哎哟,”鲁国安吃惊道:“陈叔,你这伤得不轻啊!”
      陈叔放下衣袖苦笑,仍心有余悸说:“哼,被这鹰用爪子拉了这一道口子,让我在旗山镇卫生院整整缝了七针,而且这老鹰的爪子上还沾着**的毒,我手臂还感染化脓露出了里面的骨头,转到省城医院刮骨排毒,前前后后折腾了好几月才痊愈。”
      “这以后,我对老鹰一直心存敬畏,不再轻易去碰它们。后来一次更叫巧,巧得不得了。那也叫有福,一般人,不要说一般,就是大西北那些猎鹰、训鹰为生的职业猎人,一生也不见得能遇上一次。”
      “鹰的第二条命,你们听过没?你们是读书人,应该知道这故事。”猎人殷切地问他们。
      林新华接道:“听过,这叫鹰的重生。不知道是在圣经里面,还是别的什么书里有提过。说老鹰是寿命最长的鸟类,它可以奇迹般的活到七十岁,超过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动物。然而,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鹰却在四十岁的时候就会死亡,只有极少数天赋异禀的鹰,可以活到七十高龄,这是何原因?原来,当一只鹰活到四十岁左右,它的喙会变得弯曲、脆弱,不能一击而制服猎物;它的爪子会因为常年捕食而变钝,不能抓起奔跑的兔子;双翅的羽毛也会粗大沉重,不再能够分云破霾自由飞翔。成年老鹰无不羽毛威仪,喙如匕首,爪如钩。如果这三项废掉了,鹰就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回到老巢,静静等死,二是通过一百余天的漫长煎熬,获得重生。如果一只鹰选择了重生,那么它必须

第49章 重生之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