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意让他坐下回话,他坐定放下手下手中的茶杯不紧不慢的说:
      “儿臣这些日子在民间走动,当下正值农忙时节……”
      “天朝在父皇的励精图治之下,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这些日子各地一派繁忙的景象,今年肯定是一个丰收年。”
      枫王抢先一步奉承道。
      “你净会说些讨朕欢喜的话,也不见你经常来宫里走动走动?也不惦念你母妃?”皇上笑意盈盈的问。
      “父皇日夜操持政务,儿臣哪敢打扰,恐天下百姓怪罪儿臣扰了父皇清静。”
      “你还考虑到百姓了?你搬到枫王府才多久就纳了多少个妾室?你府里都快人满为患了吧?再看看太子就一个侧妃,你脸面上可挂的住?”
      皇上对这个风流倜傥的七皇子如今的枫王真是爱恨交加,枫王凭借英俊的容貌受到各府邸小姐们的青睐,再加上那张糊弄人的嘴祸害了不少人。
      反观太子安安静静的坐着不苟言笑,知道的人说他秉性纯正,大丈夫心系天下,不知道的人都在传太子无心闺房之乐,整日在民间的小酒馆里和铺子里的老板厮混,这传到朝堂之上可不是一件光彩的事。
      “父皇,听闻户部侍郎谷大人家的嫡长女才貌双全,您上次就说要把这位娇小姐指给太子殿下做太子嫔,怎么一直都没动静?”
      枫王故意把这事摆到明面上说,他的母亲就是韵贵妃,户部侍郎谷元煜便是他舅舅,只要这门亲事定下了就不怕日后太子继承大统翻脸不认人,况且这门亲事是皇上亲自提起来的。
      “多谢皇兄操持,眼下臣弟才疏学浅只想一心跟着父皇学习以此弥补自身不足,暂无心思顾忌其他。”
      百里玉一如既往的推脱。
      “你身为太子,子嗣绵延乃是朝中大事,等忙过这些日子,这件事是该操办了。”皇上端起茶杯看皇后,“皇后这事你当多多筹划才是。”
      “臣妾谨记在心!”皇后躬身领命。
      “枫王,你去鸿澜殿看看你母妃,她日日挂念着你,今天正好可以去看看她。”
      “儿臣这就去看鸿澜殿。”枫王告退。
      皇后知道皇上有话要跟太子说,于是添了茶之后也退了下去。
      皇上起身在养心殿内渡步,便问:
      “以当前朝中局势来看,六部尚书如何定夺?你可有什么想法?”
      百里玉思索片刻,看皇上的神色是在等他的答案,不过他明白皇上既然问起显然已经有了决断,尽管如此他还是想探探皇上的口风:
      “儿臣以为能胜任兵部尚书一职的人,势必要熟知兵部的所有事务,只有这样碰到战事时方能一呼百应,百战百胜。
      依儿臣愚见,兵部侍郎潘明启潘大人从政以来,精通兵籍调动、军粮分拨、征调兵役,尤其是在军械改良方面颇有造诣,故儿臣推荐潘大人为兵部尚书。”
      “潘明启是不错但他年过半百,如果继续做尚书一职恐怕力不从心……”
      皇上微微侧目,要是没有子桑翎羽的慧眼识人潘明启怕是到了入土的时,也等不到朝廷的重用,他意味深长的一笑置之,继续问:
      “刑部呢?你觉得谁合适?”
      “刑部侍郎正二品黄敬堂,为人刚正不阿年少有为,当年还是父皇钦点的他在刑部任职,现在对刑部了如指掌,除了他儿臣暂时想不到有谁能胜任。”
      “以上都是你的肺腑之言?”
      皇上试探着问,黄敬堂虽是他钦点的干将但也都是子桑翎羽栽培的,往日太子向来避讳跟子桑翎羽有干系的人和事,多日不见,太子却明目张胆的加以言说,这反倒叫他猜不透太子的心思了。
      “回父皇以上皆为儿臣肺腑之言,如有考虑不周之处还请父皇见谅!”
      “时候不早了,你准备准备去上朝。”
      “儿臣遵命!”
      百里玉站在皇上的身后拱手施礼之后退了出去,心想:
      他的答案确实不是父皇想听到的,时过境迁不知道这位九五之尊的皇上能否同皇爷爷那般豁达?
      这时,楚颜昭迎面走来,远远的朝太子拱了拱手。
      百里玉侧目而视,想着:
      父皇在上朝之前召见了楚颜昭难不成是为了昨晚那事?也好,省的一会惹得在朝堂上降临雷霆之怒。
      瞧着楚颜昭春风得意的神情未免有点太过招摇,不过满朝文武唯有他才算的上是文武双全,舞文弄墨,舞刀弄枪,样样精通,一般入朝为官的酸秀才不屑于揣摩圣意但他却偏偏擅长侍奉皇上深得皇上盛宠,前途不可限量!

第45章 过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