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一十章 绣针下的愿望[1/2页]

绣骨贞心 阿林不怕冷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扬州的秋来得早,一场晨露过后,绣坊的窗棂上凝着细碎的水珠。姜承瑾握着绣针的手却暖得发烫,指尖刚把最后一缕金线穿过“岳”字旗的边缘,门外就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进来的是个十四五岁的小兵,脸上还带着未脱的稚气,手里捧着件染血的铠甲,铠甲肩甲处裂了道半尺长的口子,边缘还沾着泥土与草屑。“姜姑娘,”小兵的声音带着颤,“这是张大哥的铠甲,他今早巡逻时遇着金军游骑,硬生生用这肩甲挡了一刀,现在还在营里养伤,您能不能……”
     姜承瑾接过铠甲,指尖触到冰冷的甲片时,分明觉出那残留的、属于将士的体温。她点了点头,声音比平日更柔了些:“你放心,妾身今晚就赶出来,明日一早你再来取。”小兵连忙作揖,转身时衣角扫过门槛,带起一阵风,风里似乎还裹着前线的硝烟味。
     绣坊里的其他绣娘见了,也都停下手里的活计。负责剪线的王大娘叹了口气:“这已是本月第三件从战场上送回来的铠甲了,咱们绣得再快,也赶不上将士们受伤的速度。”姜承瑾没说话,只是从布包里翻出更粗的丝线——这种丝线浸过桐油,耐磨还防水,最适合缝补铠甲。她把铠甲铺在案上,借着窗光仔细看那裂口,忽然想起在婺州破庙里,秦护卫他们湿透的衣袍,想起楚州军营里那名士兵的兰花帕子,心里忽然有了个主意。
     第二日清晨,小兵来取铠甲时,眼睛一下子亮了。原本狰狞的裂口处,被姜承瑾绣成了一株绽放的红梅,梅枝顺着甲片的弧度延伸,花瓣用的是掺了朱砂的丝线,在晨光下瞧着,竟像是从血里开出的花。“姜小娘子,这……这也太好看了!”小兵捧着铠甲,手都在抖,“张大哥要是见了,肯定高兴坏了!”
     姜承瑾笑了笑,递给他一小包伤药:“这是我托药铺配的金疮药,你顺便带给张大哥,让他好生养伤。”小兵接过药包,对着姜承瑾深深鞠了一躬,转身就往军营跑,脚步比来时轻快了不知多少。
     自那以后,送铠甲来缝补的将士越来越多。有的铠甲上有箭洞,姜承瑾就把箭洞绣成圆圆的月亮;有的甲片边缘磨损,她就绣上一圈缠枝纹;还有的铠甲胸口处有刀痕,她便绣上小小的“安”字——和赵构御赐蜀锦上的那个“安”字一样,盼着将士们平安。将士们穿着缝补好的铠甲上战场,都说摸到那绣线,就像摸到了后方百姓的心意,心里踏实得很。
     这日午后,绣坊里来了位特殊的客人。来人穿着一身素色布裙,头发用木簪挽着,眉眼间带着几分憔悴,却难掩端庄。她身后跟着两名侍女,手里捧着个锦盒。绣娘认出她是岳将军的夫人李氏,都连忙起身行礼。李氏摆了摆手,目光落在姜承瑾身上,温和地说:“早就听说姜小娘子的手艺,今日特意来拜访,还望小娘子不要见怪。”
     姜承瑾连忙起身:“夫人客气了,民女只是做了些分内之事。”
     李氏笑着走上前,让侍女打开锦盒,里面是一匹上好的云锦,颜色是淡淡的天青色,在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这是我从家里带来的云锦,想着姑娘绣旗用得上,便送来给姑娘。”李氏说,“前些日子,我去军营探望将士,见他们穿着姑娘缝补的铠甲,一个个都精神得很,说有姑娘的绣线在,就像多了层护心镜。”
     姜承瑾接过云锦,指尖触到那细腻的质地,心里一阵温暖:“多谢夫人厚爱,民女定不辜负夫人的心意。”
     李氏又和她聊了许久,说起岳飞近日在前线的情况,说金军最近在楚州一带活动频繁,将士们压力很大。姜承瑾听着,手里的绣针不自觉地加快了速度,心里暗暗决定,要绣一批特殊的旗帜,给前线的将士们鼓鼓劲。
     接下来的几日,姜承瑾几乎住在了绣坊里。她带着绣娘们,用李氏送来的云锦,赶制了一批“山河旗”。旗帜的底色是天青色,上面绣着大宋的山河轮廓——东边是滚滚长江,西边是连绵的青山,南边是辽阔的田野,北边是蜿蜒的黄河。每一面旗帜的角落,都绣着一颗小小的红星,用的是最鲜亮的丝线,在战场上一眼就能看见。
     旗子绣好那天,岳飞正好从前线回来视察。他穿着铠甲,脸上带着风尘,走进绣坊时,目光一下子就被那些“山河旗”吸引了。岳飞走到旗前,伸出手轻轻抚摸着上面的绣线,声音有些沙哑:“姜小娘子,这旗子上绣的,是咱们大宋的山河?”
     姜承瑾点点头:“将军,民女想着,将士们在前线打仗,心里最记挂的就是这山河百姓。绣上这山河,也好让将士们知道,他们守护的,就是这样好的土地,这样好的家园。”岳飞看着那旗帜上的山河轮廓,又看了看姜承瑾,眼眶微微泛红:“好,好一个山河旗!有了这旗子,将士们定能士气大振!明日我就把这些旗子送到前线去,让兄弟们都看看,咱们身后,有这样好的百姓在支持着他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二日,岳飞亲自带着“山河旗”奔赴前线。消息传到绣坊,姜承瑾和绣娘们都高兴得不行。王大娘笑着说:“咱们这绣针,虽说不能像刀剑那样杀敌,可也能给将士们鼓劲,也算没白活一场!”姜承瑾点点头,手里的绣针又动了起来——她要绣一幅更大的《山河图》,等岳飞将军打了胜仗回来,就把这幅图送给将军,作为贺礼。
     可没过几日,前线就传来了坏消息。金军调集了大

第一百一十章 绣针下的愿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