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4章 赤缨枪(14)[1/2页]

渡执录 会码字的馒头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杜若谦坐在正厅主位旁的梨花木椅上,身旁的小厮刚为他递上一碟桂花糕,又斟满了热茶。
     赵家人也陪笑着上前恭维:“杜大人真是体恤百姓,亲自留下陪我们守夜,有您在,我们心里踏实多了!”
     “这桂花糕是府里厨子今早刚做的,您尝尝,看合不合口味。”
     杜若谦笑着摆手,拿起一块桂花糕,语气温和:“大家不必多礼,保护百姓本就是本官的职责。”
     程庭芜站在厅侧,看着眼前的互动,目光却不经意间被正厅角落的一物吸引。
     那是一把竖立在木架上的赤缨枪,枪杆通体黝黑,泛着陈旧的光泽,枪头虽顿,却能看出曾经锋利的轮廓。
     红色缨穗有些褪色,却依旧透着一股威严,与正厅内的桌椅陈设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她心中好奇,便走上前,指着那把赤缨枪问道:“为何要在正厅摆放一把兵器?这赤缨枪看着年代久远,似乎并非寻常摆件。”
     杜若谦顺着她的目光看去,眼中多了几分了然,笑着解释:“程姑娘是外地来的,或许不太清楚赵家的过往。”
     “这赵家先祖,可是前朝赫赫有名的名将赵平威啊。”
     “赵平威?”程庭芜微微一怔,这个名字她似乎听过,却记不太清具体事迹。
     随后在赵家人的口述中,大家逐渐了解了曾经的那段岁月往事。
     赵家先祖乃是启朝末年至大昭朝开国时期的名将。
     彼时启朝末年天下大乱,盗匪占山为王、四处劫掠,北边蛮族更趁朝局动荡举兵南下,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兖州百姓深陷水火,死的死、逃的逃,日子苦不堪言。
     赵家先祖赵平威本是乡野间的猎户,眼见乡亲们遭此劫难,实在无法坐视不理,便召集了几十个身强体壮的乡勇,揭竿而起,踏上了护民之路。
     赵平威不仅拳脚功夫过硬,领兵作战更极具章法。
     他深知乡勇人数有限,硬拼绝非蛮族对手,便采取游击战术,专挑蛮族的小股部队下手,利用山林地形做掩护,打完就撤,从不恋战。
     几次伏击下来,竟让蛮族心生忌惮,再也不敢轻易进山骚扰百姓,初步稳住了局势。
     随着先祖的威名逐渐传开,投奔他的人越来越多,队伍规模不断扩大。
     此后,他便带着这支由百姓组成的队伍,先后镇守兖州、攻打青州、夺取徐州,一路浴血奋战。
     硬生生将南下的蛮族赶回了北方老家,成功护住了兖、青、徐三州百姓的性命。
     彼时启朝皇帝早已自顾不暇,无力掌控地方局势,若不是先祖挺身而出,兖昌一带恐怕早已沦为蛮族的地盘,百姓的境遇更是不堪设想。
     后来大昭朝太祖皇帝起兵反启,一路扫平各路群雄,势力不断壮大。
     赵平威在与太祖的接触中,见其为人仁厚,远非启朝昏庸皇帝可比,深知太祖是能终结乱世、安定天下的明主,便毅然带着麾下全部兵马归顺太祖。
     在此后的岁月里,赵平威又跟随太祖南征北战,历经大小战役上百场。
   

第104章 赤缨枪(14)[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