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阮带着孩子们来到孤岩下,春风拂过脸庞,带来了泥土的芬芳。
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对即将开始的播种礼充满了好奇。
“老师,为什么要在石头下面种种子呀?”一个穿着蓝色外套的小男孩仰着头,好奇地问道,眼睛里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阿阮蹲下身子,温柔地摸了摸他的头,笑着说:“因为这里是土地最坚实的地方,也是最接近根的地方。在这里种下希望,它们才能更加茁壮地成长。”
另一个小女孩举起手,迫不及待地问道:“那如果我们忘了唱歌,树还会活吗?”
阿阮摇了摇头,眼神认真而坚定:“不是树靠我们,是我们靠树活着。它们是这片土地的守护者,也是我们生命的源泉。我们要心怀感恩,用爱去滋养它们。”
她从篮子里拿出几株翠绿的幼苗,分发给孩子们。
“现在,把你们的小手伸出来,轻轻地埋入土中,去感受根系的力量。”
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将幼嫩的手指探入湿润的泥土里,感受着泥土的冰凉和柔软。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专注,仿佛在进行着一场神圣的仪式。
忽然,异变陡生!
所有幼苗的叶片,在同一时间,都亮起了微弱的光芒,像是被注入了生命力一般。
光芒如同脉搏般有节奏地跳动着,竟然与孩子们的心跳频率完全同步!
孩子们惊呆了,一个个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发生的奇迹。
他们屏住呼吸,感受着来自植物的生命律动,感受着彼此之间奇妙的连接。
阿阮的眼眶湿润了,她轻声说道:“你看,它们一直在等你们……它们在等待着你们的爱,等待着你们的关怀。”
孩子们仿佛听懂了阿阮的话,他们的他们更加小心地呵护着手中的幼苗,仿佛在呵护着自己的孩子一般。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另一端,林念抵达了最后一座生态塔。
这座塔孤零零地矗立在荒漠之中,像一位孤独的守望者。
他默默地走到地下储格,将最后一卷磁带放入其中。
这卷磁带里,录制着他多年来记录的生态数据,也记录着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当磁带被放入储格的那一刻,塔内自动激活了一段低频嗡鸣。
这嗡鸣声,正是“风阿姨的歌”的变奏,带着一丝悠扬和怀念。
林念没有停留,转身离去。
他知道,他的使命已经完成,他可以将这份希望传递给更多的人。
走出百米,他突然感觉到身后传来一股异样的能量波动。
他回头望去,只见塔顶紫光一闪,一道弧形风痕如同利剑般掠向天际,在天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仿佛在向他挥手告别。
林念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他知道,那是这片土地在感谢他,在祝福他。
他没有回头,只是将手贴在心口,感受着内心的平静和坚定,继续前行。
在繁华的都市里,韩松站在联合国生态峰会的讲台上,慷慨激昂地发布了《回声协议》全球标准。
“我们必须将情感共振纳入城市规划、医疗辅助、教育体系三大领域!我们要让城市充满爱,让人们感受到彼此的温暖!”他充满激情地呼吁道。
会后,一位记者走上前,质疑道:“韩先生,您所说的情感共振,真的有科学依据吗?”
第47章 你走了,但没走远[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