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8章 雁门守备靠百姓,山阴星火候来客[1/2页]

选英雄改变历史?等等,我先逝逝 久缓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夏末的雁门关像被扔进蒸笼的馒头,蒸腾的暑气裹得关楼喘不过气。
     关墙的苔藓缝里渗着汗珠般的水珠,被青铜熔炉的火光一照,竟泛出点点星火 —— 那是飞虎军正在熔铸箭头,通红的铁水倒进模具时,溅起的火星落在城砖上,烫出密密麻麻的小黑点,像谁在砖上撒了把芝麻。
     辛弃疾与薛安都等人完成山阴天火大阵后,从山阴来到雁门关查看百姓迁移的工作。
     辛弃疾踩着新换的木梯登上关楼,靴底碾过未清理的箭簇碎屑。
     他腰间的斩马刀还沾着山阴县的泥土,那是他昨夜诈开城门时,亲手劈断门闩留下的痕迹。
     “元帅,山阴县的百姓已全部向关内迁移完毕。” 薛安都的铁甲撞在垛口上,发出沉闷的 “哐当” 声,惊飞了躲在箭窗里的麻雀。
     他身后跟着两个面色惨白的县吏,手里的户籍册边角卷得像麻花,显然是被仓促翻查时揉的,其中一个县吏的手指还在抖,墨汁在 “山阴县户三百二十三” 的数字旁洇出个黑团。
     辛弃疾接过册子,指尖划过泛黄的麻纸,“口一千五百七十四” 的小楷墨迹还带着湿气。
     他忽然低头笑了,指腹点向册末的 “鸡:三十七只”,想起昨夜北门诈城的情景 —— 宗悫的神臂弓 “嗖” 地射出,城门校尉刚探出头,箭尾的白羽就将他钉在门楣上。
     “沈攸之、宗悫。” 辛弃疾扬声喊道,声音撞在关楼的梁柱上,震得灰尘簌簌往下掉。
     沈攸之正用布擦着重剑上的血渍,闻言立刻扔下布巾;宗悫则在检查弩机的弓弦,闻言手一抖,差点把弓弦崩断。
     “你二人各带五百人,把百姓安置在关后的屯田所里。”
     辛弃疾的指尖在户籍册上敲出轻响,“每日按人头分口粮,男丁教他们用弩,妇人教她们搓麻绳,连孩童都得学着认烽火信号 —— 告诉他们,雁门关的米缸是满的,都是他们的,但得让他们自己守着,要是被北魏抢了,明年开春就只能喝西北风了。”
     沈攸之咧嘴一笑,露出被烟熏黑的牙:“将军放心,我让他们跟我学劈柴,劈够十担柴,赏十块胡饼!” 宗悫则摸着弩机的铜部件,瓮声瓮气地接话:“我教他们射稻草人,射中十次,奖支鸡毛箭玩。”
     关楼西侧传来 “叮叮当当” 的脆响,刘勔正指挥民夫加固瓮城。
     这位白面参军此刻挽着袖子,露出被麻绳勒红的手腕,像套了圈胭脂镯。
     他脚下的木板上画着密密麻麻的记号,用朱砂标着 “壕沟深五尺”“拒马距城门三丈”,连每捆干柴的位置都标得清清楚楚。
     “元帅,按您的吩咐,山阴县的街道已撒满硫磺、桐油。” 刘勔推了推滑落的幞头,声音里带着得意,“连铁匠铺的煤渣都拌了硝石,就等平城的‘客人上门,保管一把火让他们连骨头渣都剩不下。”
     辛弃疾俯身望去,山阴县城的轮廓在暮色中像块浸了墨的布,十字街口的老槐树上,还挂着飞虎军伪装用的北魏军旗,旗角的狼头纹被晚风扯得变了形。
     “外围的伏击准备都妥当了?” 他忽然问,目光扫过远处的峡谷 —— 为防止有人逃出报信,那里藏着宗悫的弓弩营,此刻怕是正分组啃着干饼子等着天亮。
     “妥当了!” 刘勔的声音陡然拔高,指着城楼下的黑影,“城门四周挖了三条壕沟,最浅的都埋到膝盖,他们进去好进,就是出来嘛,都得摔断腿。拒马和鹿角也都藏在暗处,火一烧起来,往城门处一架,他们想退都没地方退。”
    &nbs

第268章 雁门守备靠百姓,山阴星火候来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