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1章 血盐迷城·尘封血债[1/2页]

衣冠谋冢 欧阳少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连化城的风雪似乎永无止境,巡察行轩内,炉火噼啪作响,却驱不散因“黑石堡军械与血布”而骤然降临的凝重寒意。辽西驻防将军李崇义——这个以刚直治军闻名的名字,此刻却与走私、灭门案的阴影纠缠不清。穆之端坐案前,指节无意识地敲击着冰冷的紫檀桌面,深邃的目光仿佛穿透了窗外的风雪,落在那座沉默的辽西军营。李崇义会是主谋?还是…如同那黑色石屑一般,只是庞大阴谋中被裹挟的一环?答案,或许就藏在张师爷用来胁迫他的“旧事”里。
     慕婉儿在行轩偏厅临时辟出的验伤室内,对那几片从黑石堡密室带回的、染有暗褐污迹的粗布进行着极其细致的检验。药炉上蒸腾着特制药水的微苦气息。她先用特制的溶剂小心洗去浮尘和盐渍,露出布料的原貌——质地粗糙厚实,正是数年前辽西边军通用的冬季作训服布料。随后,她取了一小点污迹,置于水晶薄片上,滴入试剂。在特制的琉璃灯下,污迹迅速呈现出特有的暗红色反应。
     “大人,”慕婉儿将结果呈报给穆之,声音带着医者的冷静与确认,“布上污迹确为人血无疑。根据血液凝固形态和渗透布料的程度判断…绝非新染。其陈旧程度,至少在三到五年之间。与我们在堡内发现的生锈军械部件年代相符。” 这无疑指向了一段被刻意掩埋的、发生在数年前的流血事件。
     与此同时,东野轩顶着风雪,持穆之手令,强行进入了连化城府衙尘封已久的旧档案库。库内霉味刺鼻,蛛网遍布。他目标明确,翻找着数年前关于边境摩擦、尤其是涉及李崇义所部的军情邸报、战报及抚恤记录。在堆积如山的卷宗中,一份标注着“癸未年冬月,黑石口遭遇狄戎游骑记略”的薄册引起了他的注意。
     战报写得极其简略模糊:称李崇义将军遣精骑一队,巡边时遭遇小股狄戎游骑,激战小胜,驱敌于境外,斩首若干,自损轻微。附带的抚恤名单上,只有寥寥三五个名字。然而,东野轩鹰隼般的目光立刻捕捉到了异常——这份战报的措辞过于空泛,缺乏具体细节;更关键的是,旁边一份由府衙户房存档的、对应年份的阵亡士卒抚恤发放记录副本上,有几个名字的抚恤金额标注明显偏高,且备注含糊地写着“特恤”二字,发放时间也晚于常规批次。这细微的差异,如同一道刻意修补却仍显突兀的裂痕,无声地诉说着当年的记录并不真实。有人为这场“小胜”付出了远超记录的代价。
     最艰难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落在了阿尔忒弥斯身上。她需要找到那场被掩盖的战斗的亲历者。根据东野轩从旧档案中梳理出的阵亡者籍贯信息(包括那些“特恤”对象),以及可能存在的幸存者线索(若有重伤退役者),阿尔忒弥斯锁定了辽西边境几个偏僻的村落。
     她换上了不起眼的粗布袄裙,银发仔细包裹在厚厚的头巾里,像一道融入风雪的影子,悄然潜行在荒凉的边境线上。村落凋敝,人烟稀少,幸存者要么早已离乡,要么对当年之事讳莫如深。张师爷的阴影似乎早已延伸至此,村民们眼神闪烁,充满警惕。
     阿尔忒弥斯凭借着超乎常人的耐心和敏锐的观察力,在一处几乎被大雪掩埋的山坳村落里,发现了一个独居的老猎户。老人瘸了一条腿,眼神浑浊,但阿尔忒弥斯注意到他屋内墙角挂着一柄制式老旧、保养却异常精良的军刀刀鞘。她并未直接询问,而是连续数日,以迷路讨水、交换山货等理由接近,默默帮助老人劈柴、清扫积雪,用行动赢得了老人一丝微弱的信任。
     终于,在一个风雪稍歇、炉火摇曳的黄昏,当阿尔忒弥斯“无意”中擦拭着自己随身携

第31章 血盐迷城·尘封血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