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的一柄短刃(形制与老兵的刀鞘相配)时,老人布满皱纹的眼角剧烈地抽搐起来。浑浊的泪水无声滑落,他干枯的手死死抓住那冰冷的刀鞘,仿佛抓住了那段沉痛欲绝的记忆。
“…黑石口…那不是遭遇战…是…是送死啊!”老人声音嘶哑破碎,带着刻骨的悲愤和恐惧,断断续续地讲述了那场被尘封的血战:
错误的号角:那年冬天,将军(李崇义)接到紧急军情,称有小股精锐狄戎潜入黑石口一带,意图破坏烽燧。将军立即派出他们这支最精锐的斥候小队(老人时任队副)前往清剿。
致命的陷阱: 然而,等待他们的不是小股游骑,而是狄戎精心布置的伏兵!他们一头撞进了包围圈。箭雨如蝗,刀光如林。战友们一个个倒下,鲜血染红了雪地。他们拼死抵抗,才勉强撕开一道口子,十人小队,最终只逃出来三个,还个个带伤。
将军的枷锁:惨败的消息传回,将军如遭雷击,悲愤欲绝。他本欲如实上报,严查情报来源。但就在这时,当时还是府衙书吏的张显宗(张师爷)出现了。他带来了“证据”,证明情报来源“可靠”,暗示是李将军“贪功冒进”、“指挥失当”才导致惨败。若如实上报,不仅将军本人前途尽毁,战死的兄弟也会被扣上“无能”、“冒进”的污名,家属连抚恤都拿不全!为了保全将士死后的名誉,为了那些孤儿寡母能活下去,将军…将军他…在张显宗的“协助”下,篡改了战报,将那场惨烈的伏击战,报成了微不足道的“遭遇小胜”。阵亡的兄弟,只能以“特恤”的名义,偷偷给家属一些补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恶魔的契约: 从此,张显宗便如跗骨之蛆,掌握了将军这个致命的把柄。他步步高升,成了连化城说一不二的张师爷,而将军则成了他手中一把沉默的刀鞘。张师爷利用将军的默许(主要是对边境特定区域“放松”巡逻,默许使用废弃的烽燧堡),在辽西编织起庞大的走私网络。老人隐姓埋名,带着残躯和沉重的愧疚,在此了却残生。
阿尔忒弥斯带着老兵的证词和深埋心底的震撼,连夜返回巡察行轩。当老兵含泪的叙述在东野轩记录的纸页上铺开,与慕婉儿的血迹鉴定、东野轩发现的档案矛盾完美印证时,所有的线索终于汇聚成一条冰冷刺骨的真相之河。
穆之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声音低沉却蕴含着雷霆之力:
“明白了…全都明白了。”他猛地转身,目光如电,“王景山在黑石堡看到的,绝不仅仅是私盐!那些生锈的军械部件,尤其是…那些染着当年阵亡将士鲜血的旧军布!这些,都是张显宗用来要挟李崇义将军、证明其当年‘罪行的铁证!是张显宗控制辽西命脉的根基!”
他拿起那片在慕婉儿药水中浸泡过、颜色愈发刺目的血布残片:
“王景山认出了那是军布,或许还察觉了上面的血迹和陈旧军械的异常…他无意中触碰到了张显宗最核心、最不可告人的秘密!这才是招致灭门的真正原因!张显宗必须让他永远闭嘴,甚至不惜将整个王家连根拔起,并精心布置嫁祸,将水彻底搅浑!”
尘封的血债终于重见天日,它不仅解释了李崇义将军的困境,更彻底揭露了张师爷张显宗阴毒狠辣、操控一切的野心。巡察行轩内,炭火盆的光焰跳跃着,映照着众人凝重而决然的面容。指向张显宗的利剑,已然铸成。
喜欢。
第31章 血盐迷城·尘封血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