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
但刘昆态度温润,俊脸上始终带着真诚的微笑。
不时给予诸葛瑾鼓励的眼神,让他渐渐放下了心理包袱。
渐渐地,他开始对答如流。
不仅能够准确回答问题,还能举一反三,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刘昆听着诸葛瑾的回答,眼中流露出满意的神色,不住地点头。
接着,他又考校起诸葛瑾的兵法来。
毕竟,诸葛瑾在原来的历史上,可是东吴军中一名举足轻重的统帅。
诸葛瑾胸有成竹,回答之间毫无晦涩之处,条理清晰,分析透彻。
刘昆点了点头,看向诸葛瑾的目光中满是赞赏。
他沉吟了片刻,转头认真地向诸葛瑾询问道:“子瑜果然有大才,本侯确实没有看错人。如今朝廷正值用人之际,子瑜是否有出仕的打算?为朝廷分忧?”
诸葛瑾微微皱眉,思索了一会儿,然后朝着刘昆恭敬地说道:“承蒙大将军看得起,瑾愿意在大将军麾下效力。”
他特意强调了“在大将军麾下”,而没有说出仕朝廷。
刘昆闻言,自然听出了诸葛瑾刻意表达的意思。
他哈哈一笑,爽朗的笑声在大堂中回荡:“好!好!子瑜能报效朝廷,本侯深感欣慰呀!”
他顿了顿,接着看向诸葛瑾,笑着问道:“不知子瑜是想从军呢,还是想从政?”
诸葛瑾沉吟了片刻,然后抬起头,恭敬地说道:“大将军,不知道这从军如何?从政又如何?”
刘昆点了点头,心中暗自赞赏诸葛瑾的谨慎。
他呷了一口茶,不紧不慢地说道:“子瑜,若想从军,本侯立即安排你进军中担任少校一职。本侯深知,以你之能这有些屈才了。但朝廷军中升迁只凭军功!本侯能给予你一个少校之职,已经是破格提拔了,还望子瑜理解!”
诸葛瑾点了点头,他曾有所耳闻,朝廷军制沿袭当年大将军在种花部落的旧制。
少校大概相当于大汉之前的军侯一职,麾下有五百来号人。
刘昆看着诸葛瑾,继续笑道:“如果子瑜意欲从政,本侯可以让你去做一个县令!如何?”
说实话,诸葛瑾研读兵书已久,对从军一直怀有浓厚的兴趣。
但刘昆又给出了主政一县的选项,这让他一时之间有些难以抉择。
他微微皱起眉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犹豫,心中在暗自盘算着。
刘昆也不催促,只是笑吟吟地看着他,眼神中带着几分笑意。
一时间,大堂里的气氛有些冷场。
“兄长,小弟建议你先去做个县令!”一旁一直安静聆听的诸葛亮忽然出声说道。
他的话顿时吸引了刘昆与兄长诸葛瑾的目光,两人不约而同地转过头来,看向诸葛亮。
“二弟,为何有此一说?”诸葛瑾有些不解地问道,眼神中充满了疑惑。
刘昆面带笑容,饶有兴趣地看着诸葛亮,他同样对这个问题十分感兴趣。
喜欢。
第498章 从军还是从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