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只见诸葛亮不慌不忙地站起身来,整了整衣衫,然后朝着刘昆深深一揖,恭恭敬敬地说道:“大将军,亮这兄长自幼饱读诗书,为人沉稳持重,精于谋划之道,善于治理一方。”
     “虽说他通晓兵法韬略,然却从未有过战场拼杀的经历。要知道,兵战之事,凶险万分。牵一发而动全身,容不得半点闪失。”
     “而县令一职,对于兄长而言,正是上应天时、下合人事的绝佳选择。故而亮以为,兄长不妨选择担任县令主政一方。”
     诸葛亮这番话语条理清晰,分析透彻入微,让人听了不由得增添了几分信服之意。
     刘昆闻言,轻轻地点了点头,心中暗自赞叹不已。
     诸葛亮不愧是后世所传的“智多近妖”的绝顶天才,仅仅在瞬息之间,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所在。
     其实,刘昆在内心深处也是倾向于让诸葛瑾去担任县令一职。
     他觉得,让诸葛瑾从基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积累一定的能力和经验之后,再向上晋升,这样更为稳妥。
     以诸葛瑾出色的能力和才华,要做到这一点应该并不难。
     而且,正如诸葛亮所说,领兵作战实在是太过凶险。
     诸葛瑾虽然学富五车,但他毕竟没有上过战场。
     他可不想后来东吴鼎鼎大名的诸葛瑾还没有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才能,就英年早逝了。
     这么好的人才要是夭折了,那实在是太可惜了。
     刘昆面带微笑看向诸葛瑾,温和地说道:“子瑜,你二弟所言不无道理。不过,本侯还是想听听你自己的意见。毕竟要做出怎样的抉择,还得由你自行定夺!”
     诸葛瑾垂首沉思了良久,终于缓缓抬起了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光芒。
     “大将军,瑾已经想明白了!”诸葛瑾下定了决心,语气坚决地说道。
     “哦?那子瑜到底是想从军呢,还是从政?”刘昆好奇地看向诸葛瑾,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就连一旁的诸葛亮也不由自主地攥紧了衣袖,目光灼灼地看向自家兄长,心中满是担忧和疑惑。
     “大将军!瑾愿意进入军中,从一名小卒做起!”诸葛瑾毅然说道。
     他这一番话,让刘昆与诸葛亮不由得一愣。
     要知道,刘昆给出的可是少校一职,起点远高于诸葛瑾所说的军中小卒!
     两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惊讶的神情,显然没有想到诸葛瑾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诸葛亮有些急了,他快步走到诸葛瑾身边,伸手拉住他的手臂,声音中充满了焦急和担忧:“兄长,为何要选择从军啊?”
     刘昆也是笑意吟吟地看向诸葛瑾,他同样也十分好奇。
     为什么诸葛瑾在听了自家弟弟如此透彻的分析之后,还是要坚持选择从军。
     诸葛瑾挺直了胸膛,神色庄重地说道:“正因为‘兵者,国之大事,更需要知行合一。瑾若连士卒之苦都不曾体会,将来又如何能够统领千军万马呢?况且……”
     他转头看向弟弟,语带深意地说道,“治县安民固然重要,但如今天下动荡不安,战乱频繁,强军才是立国之本。大将军立志扫平天下,

第499章 诸葛瑾的抉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