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87章 破壁残灯照故知[2/2页]

金陵烬未央卷 作家小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是吗?那我得查查账。若查不到,老太太可别怪我不客气。”
     “尽管查。”贾母挺直了背,“我贾家伺候了三代君王,从没做过亏心事!”
     看着贾母被带走的背影,王熙凤捏紧了拳头。她知道,这只是开始。忠顺王府不会善罢甘休,这场拉锯战,还得熬下去。她转身往回走,路过花园时,见几个小丫鬟在偷偷议论,说林姑娘咳得快不行了,宝玉在怡红院急得直转圈。
     王熙凤心里一动。这两个孩子,自小就亲厚,若是……她叹了口气,加快了脚步。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得先把眼前的坎儿迈过去。
     第四折 狱外孤影探虚实
     金陵城的雪下得紧了,覆盖了青石板路,也覆盖了荣国府门前的封条。薛蟠裹着件厚厚的貂皮袄,缩着脖子,站在街角的茶馆里,透过窗纸的破洞,往荣国府门口望。对面的茶桌旁,坐着个穿青布棉袍的汉子,是他派去寻刘御史的小厮。
     “怎么样?刘御史肯接银子吗?”薛蟠压低声音问,手里的茶杯都快被他捏碎了。
     小厮摇摇头,声音发苦:“刘御史说,不是银子的事。忠顺王府势大,他一个五品言官,实在不敢硬碰。不过他说了,会联合几个御史,一起递折子,说荣国府的案子审得太急,请求皇上派钦差重审。”
     “重审?那得等到猴年马月!”薛蟠急道,“宝玉还在里面熬着呢!林姑娘也……”
     “薛大爷别急,”小厮又道,“北静王府的人捎信,说让咱们别急,皇上虽没明说,但已把周昌的折子压下去了,这就是好兆头。还说,让咱们盯紧忠顺王府,看他们有没有什么把柄。”
     薛蟠皱起眉头:“把柄?他们能有什么把柄?”
     “听说忠顺王府这几年一直在偷偷和江南的盐商勾结,私贩海盐,赚了不少黑心钱。”小厮凑近了些,“北静王的人说,只要拿到证据,就能扳倒他们。”
     薛蟠眼睛一亮:“真的?那怎么拿证据?”
     “盐商里有个姓王的,以前受过咱们薛家的恩惠,现在在苏州。北静王说,让您去一趟苏州,找他问问。”
     薛蟠拍了下桌子,差点把茶杯震倒:“好!我这就去!只要能救宝玉和林姑娘,别说去苏州,就是上刀山,我也去!”
     他刚要起身,就见茶馆外走过一队兵丁,为首的是周昌的亲信,正往荣国府的方向去。薛蟠赶紧坐下,缩起脖子,看着他们走远,才松了口气。
     “得赶紧走,别被他们撞见了。”小厮催促道。
     薛蟠点点头,从怀里摸出个钱袋,塞给小厮:“你在这儿盯着,有什么动静,立刻报给宝钗。我去苏州,很快就回来。”
     他换上件普通的青布袄,把头发弄得乱糟糟的,像个跑买卖的小商贩,混在人群里,出了金陵城。雪还在下,路滑难行,他却走得飞快,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快点,再快点,一定要找到证据,救宝玉和林姑娘出来。
     荣国府里,宝钗正坐在窗前,手里拿着本旧书,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她在等薛蟠的消息,也在等北静王府的回信。桌上放着封信,是袭人托人送来的,说宝玉和黛玉靠着墙洞传信,彼此慰藉,让她放心。
     宝钗看着信,嘴角微微牵起一抹苦笑。她何尝不知道宝玉和黛玉的情意?只是如今,说这些还有什么用?能让他们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把光秃秃的树枝都压弯了。宝钗放下书,走到桌边,铺开纸,提笔写道:“北静王钧鉴,闻忠顺王府私贩海盐,臣女愿……”
     第五折 隔墙梦语寄相思
     夜深了,潇湘馆里只剩下一盏残灯,豆大的火苗忽明忽暗,映着黛玉苍白的脸。她睡不着,咳得轻了些,却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像少了块什么。紫鹃在旁边的小榻上睡着了,发出均匀的呼吸声。
     黛玉悄悄坐起来,披了件旧棉袄,走到墙边。白天紫鹃在墙根的洞里,摸到了宝玉塞进来的纸条,上面画着个歪歪扭扭的梅花,旁边写着:“等你好了,一起去看。”
     她伸出手,摸着冰冷的砖石,指尖传来刺骨的寒意。这堵墙,隔开了两个院落,却隔不断她与宝玉的牵挂。她想起小时候在荣国府,两人常在后花园里玩,他总爱藏在假山后,等她经过时跳出来吓她,然后被她追着打。那时的天总是蓝的,花总是香的,从没想过会有今天这样的日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宝哥哥……”她轻轻呢喃,声音轻得只有自己能听见。不知道他现在睡了吗?是不是也在想她?
     忽然,墙那边传来极轻的响动,像是有人在翻身。黛玉屏住呼吸,贴在墙上仔细听。又过了一会儿,传来一声模糊的梦呓:“林妹妹……别走……”
     是宝玉!他在做梦!
     黛玉的心猛地一揪,眼泪瞬间涌了上来。她想回应,却又怕惊醒他,只能死死咬着嘴唇,任由泪水无声地滑落。墙那边又安静了,只有极轻的呼吸声,均匀而绵长。
     黛玉就那样靠着墙,听着他的呼吸声,仿佛这样就能离他近一点。不知过了多久,她的腿都麻了,才慢慢回到榻上。她把宝玉送的布偶抱在怀里,像抱着个宝贝,很快就睡着了。
     梦里,她又回到了大观园。桃花开得正艳,宝玉穿着红袍,站在花下对她笑。她跑过去,想拉住他的手,却怎么也抓不住。他越走越远,最后消失在花海深处。她急得大哭,一睁眼,才发现是场梦,枕巾都湿透了。
     窗外的天快亮了,残灯的火苗跳了跳,终于灭了。黛玉望着黑漆漆的屋顶,心里默念:“宝哥哥,等我好起来,我们一定能再见面的。”
     第六折 旧仆忠肝护残烛
     荣国府的厨房,如今只剩下王妈妈和两个小丫鬟在打理。王妈妈是府里的老人,从年轻时就伺候贾母,看着宝玉黛玉长大,对这两个孩子,比对自己的亲孙子还亲。
     这日清晨,王妈妈偷偷从怀里摸出个油纸包,里面是两个热乎乎的白面馒头。她塞给小丫鬟:“快,趁没人,把这个送去给怡红院的袭人姑娘,让她给二爷吃。记住,别让人看见了。”
     小丫鬟点点头,揣着馒头,飞快地往后院跑。刚走到月亮门,就被周昌的一个跟班拦住了:“站住!手里拿的什么?”
     小丫鬟吓得脸都白了,结结巴巴地说:“没……没什么……”
     跟班一把抢过油纸包,打开一看,见是两个馒头,顿时骂道:“好啊!都这时候了,还有闲钱买白面馒头?肯定是偷了府里的东西!”说着,就要去揪小丫鬟的头发。
     “住手!”王妈妈不知什么时候跟了过来,挡在小丫鬟身前,“这馒头是我自己的,跟她没关系!我儿子给我送的,我想给谁就给谁!”
     跟班斜着眼看王妈妈:“你儿子?你儿子不就是个卖菜的吗?哪来的钱买白面馒头?我看你是活腻了,敢跟官府作对!”说着,就要动手。
     王妈妈也豁出去了,叉着腰骂道:“你个狗仗人势的东西!我在荣国府待了三十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你们抄了府,我们没话说,但也不能不让人活了!这馒头是干净的,有本事你就砸了!”
     周围很快围了些人,都是府里剩下的老仆,见王妈妈被欺负,都纷纷帮腔:“就是,王妈妈是好人,你们别太过分了!”“这馒头是她自己的,凭什么不让给人吃?”
     跟班见人多势众,也有些怕了,骂骂咧咧地走了。王妈妈松了口气,拉着小丫鬟:“快去吧,别耽误了。”
     小丫鬟点点头,感激地看了王妈妈一眼,飞快地跑了。王妈妈望着她的背影,叹了口气:“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怡红院里,袭人接过馒头,感动得眼圈都红了:“王妈妈真是……让她费心了。”
     “快给二爷吃吧,还热着呢。”小丫鬟说。
     袭人把馒头递给宝玉,宝玉看着热乎乎的馒头,眼眶也红了:“王妈妈……她自己都舍不得吃吧。”
     “是啊,王妈妈说,让您一定保重身体,等出去了,她给您做您最爱吃的红烧肉。”袭人道。
     宝玉拿起馒头,咬了一口,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这馒头,比他以前吃过的任何山珍海味都香。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馒头,更是王妈妈一片沉甸甸的心意。
     “等出去了,我一定好好报答王妈妈。”宝玉哽咽着说。
     “会的,一定会出去的。”袭人轻声道。
     第七折 星夜密使递佳音
     夜色如墨,荣国府的角门悄悄开了条缝,一个黑影闪了进来。是北静王府的亲信,李嬷嬷。她穿着身夜行衣,手里拿着个小竹筒,飞快地往后院走。
     她是来给宝钗送信的。薛蟠去苏州后,很快就找到了那个姓王的盐商,拿到了忠顺王府私贩海盐的证据。盐商说,忠顺王府每年都要从他那里运走几千斤海盐,偷偷卖到北方,赚了不少钱,还给他写了收据,盖了王府的印章。
     薛蟠把证据交给北静王,北静王连夜进宫,把证据呈给了皇上。皇上看后大怒,没想到忠顺王府竟敢私贩海盐,这可是杀头的大罪!他当即下令,让北静王负责查办此事,暂停对荣国府的审讯。
     李嬷嬷来到宝钗住的小院外,轻轻敲了敲门。宝钗早已等在门口,见是李嬷嬷,赶紧把她拉了进来:“怎么样?有消息了吗?”
     李嬷嬷点点头,从竹筒里拿出封信,递给宝钗:“薛姑娘,大喜!皇上已经下令,让北静王查办忠顺王府私贩海盐的事,荣国府的案子,暂停审讯了!”
     宝钗接过信,飞快地看了一遍,激动得手都抖了:“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还有,”李嬷嬷又道,“北静王说,让您转告荣国府的人,再忍忍,很快就能沉冤得雪了。他还说,会尽快想办法,让宝玉和黛玉见一面。”
     宝钗的眼圈一下子红了:“太感谢北静王了!也谢谢你,李嬷嬷。”
     “不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李嬷嬷道,“我得赶紧回去复命,不能久留。”
     宝钗点点头,把李嬷嬷送了出去。看着李嬷嬷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宝钗激动得在院子里转了好几个圈。她终于看到希望了,荣国府有救了,宝玉和黛玉也有救了。
     她赶紧写了张字条,让袭人转给宝玉,又让人去告诉黛玉这个好消息。她相信,用不了多久,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窗外的月亮出来了,照在雪地上,泛着淡淡的光。宝钗站在院子里,望着月亮,嘴角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她知道,最黑暗的时刻已经过去,黎明很快就要来了。
    喜欢。
  

第287章 破壁残灯照故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