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错,他并不知情,事后他也要求我跟你道歉。”
话越说越轻,字字坠在地上。
谢清时忽然笑了,笑声短促得像被掐断的弦。
顾琛喉结滚动了一下,显得格外僵硬。
空气凝固成冰,连呼吸都割人。
他的声音重重一颤,仿佛咽下的是未出口的辩解,再开口时,嗓音沙哑得像是磨过粗粝的砂纸:“对不起,谢清时,欠你句道歉。”
谢清时不语,默默盯着顾琛手里那叠泛着冷光的纸张,忽然觉得那些密密麻麻的字迹像蚂蚁般爬进太阳穴,啃噬着他最后的一点支撑力。
“诊断报告?”
他声音很轻,像是怕惊动相框里凝固的时光,“你拿这个……是想证明什么?”
尾音落在半空,被床头柜上反扣的相框折射成一声几不可闻的嗤笑。
照片里秦予安的白衬衫衣角还倔强地露在外面,像雪地里未被掩埋的雏菊根茎,带着冻伤的青紫色。
“他病的很严重,回避型人格障碍加抑郁型人格特质。”
顾琛将诊断报告递过去,纸页边缘微微发皱,像是被人反复展开又折起。
报告上清晰标注着:“患者表现出典型的回避型人格障碍核心症状:1)对亲密关系中的情感暴露极度谨慎;2)长期存在39;会被抛弃39;的先占观念;3)表面社交功能正常,但维持关系时持续感到耗竭。”
“同时伴随抑郁型人格特质:情绪抑制模式显着,采用39;情感隔离39;防御机制,创伤记忆具象化为对黑暗环境的病理性恐惧。”
诊断书下方用红笔圈出一段观察记录: “患者在评估过程中表现出矛盾特征——能流畅描述童年创伤(母亲浴室自杀事件),但提及39;刀39;和39;黑暗39;时出现短暂解离。”
“值得注意的是,其回避行为具有高度情境选择性,仅针对可能引发情感依赖的关系。”
顾琛的声音沉了沉,“五岁那晚的事……他到现在都不敢关灯睡觉。”
“诊疗师说了,他的病就像被摔碎的镜子,每一片都扎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
谢清时伸手接过报告单,纸页簌簌响中,露出边缘一行小字: “童年创伤:目击母亲割腕自杀现场,凶器为水果刀。”
他的指尖刚触到下一行“夜间恐惧发作频次:每周35次”,顾琛的声音突然从斜后方压过来,像一把钝刀割开凝固的空气——
“患者对黑暗环境存在病理性恐惧,伴随闪回症状(尤其对利器刺激敏感)。”
报告单被捏出褶皱,谢清时盯着“利器”二字,想起两人久违吃西餐时秦予安突然打翻的餐刀。
银质刀尖坠地的脆响里,那人笑着解释手滑,尾音却颤得像绷断的弦。
他的指尖在纸页上停顿,暮色透过窗帘缝隙,将那一行诊断文字切割成斑驳的光影。
报告单背面则印着更详细的观察记录:“患者对黑暗环境存在病理性恐惧,夜间必须保持光源;对尖锐物体(尤其是刀具)会产生瞬时僵直反应,伴随呼吸急促、瞳孔放大等生理性应激表现。”
第193章 那为什么这么对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