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攻信号弹升空时,俄军阵地里冲出个身影。
里维昂举着小提琴跑来,琴盒上的柴可夫斯基贴纸在光里闪,像个温暖的路标。
他站在两军之间拉起《友谊地久天长》,琴弓上下翻飞的样子,像在缝合道流血的伤口——他的小提琴弦,有一根是德米特里送的,说 “这是我妹妹的备用弦,她让我交给‘会拉《黑眼睛》的人”。
安娜的古多克琴突然和他的小提琴合上了拍。
冻土在琴声里微微发颤,像春天要来了的预兆——不是冰雪消融的湿冷,是草籽在土里翻身的暖。
乌军士兵的冲锋号还在嘴边,却没人往前迈步,佩特罗夫突然从战壕里站起来,举着口琴加入合奏,他身后的俄军战友和乌军医疗兵,也跟着哼起来,调子歪歪扭扭,却比炮弹声更有力量。
德米特里站在安娜身后,握着枪的手慢慢松开。
他看着她专注的背影,在琴声里闪闪发光——她的围巾被风吹起来,扫过他的手背,像玛莎奶奶织的毛线,软得让人想攥住。
他突然想起在装甲车缝琴时,她指尖的温度,比松脂还黏——原来有些东西,比子弹更能把人捆在一起。
一个俄军士兵突然站起来,脱掉头盔,露出藏在里面的音乐会票根——那是他父亲,一位莫斯科音乐教师,留给她的遗物,上面的日期,正是安娜本该在基辅蓝厅独奏的那天。
票根背面有行字:“去听吧,音乐比仇恨长。”
安娜看见票根时,突然对着俄军阵地喊:“我叫安娜!那天的独奏会,我想邀请你们——和乌克兰的朋友一起。”
战壕里静了片刻,突然爆发出零散的掌声。
里维昂少校举着小提琴,对着天空拉了个长音——是《黑眼睛》的最后一句,像声叹息,也像声约定。
德米特里看着安娜转过来的脸,她眼里的光比雪地还亮,他突然明白,父亲说的 “琴声能挡子弹”是真的——不是挡住炮弹,是挡住人心里的仇恨。
喜欢。
第13章 冰原独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