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毒舌帝师[1/2页]
榆君传
秦之寒
“夺兵权?”
姜榆觉得挺有意思:“陛下要将这事交给我?”
“没错。”
“满朝文武大臣,为何不去找他们?”
“因为朕信不过。”
朝廷文武百官,每一个都要防。
姜榆躺在摇椅上,双手枕在脑后,微微眯着眼:“陛下这么信任我啊。”
“对,”恒元帝话音一停,看着她,眸光深沉,给人以压迫之感,一字一顿,“那你,值得朕相信吗?”
姜榆笑了下:“您给的钱多。自然就是值得的。”
说着,她侧头,眨眨眼:“要是事情办妥了,陛下会给多少赏赐?”
两人各自都在摇椅上坐着,平视而谈。目光相对,阅人无数的恒元帝一时竟看不出她究竟在想什么。
她像是没听懂话中深意,又像是故意扯开话题,对他的试探避而不答。从始至终,表情,眼神都无比平静。唯有谈到钱,才变得十分感兴趣。
还真像老四说的,是个小财迷。
“只要做的好,一定比之前每次给的都多。”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可不能反悔!”
“朕是皇帝,一诺千金,绝不食言。”
“那就这么说定了。”姜榆起身,边伸懒腰边打哈欠,完事行了一礼,“陛下您先忙着,属下告退。”
“你去哪儿?”
姜榆摆摆手:“回家,养精蓄锐。”
——
大理寺。
近来城中一片祥乐,韩大人也跟着清闲了不少。每日就按时上朝,回来处理些琐碎的公务。公务不是很多,也不着急,处理多少完全看他心情。到了点准时回府,陪家人一块吃饭,晚上等孩子睡了还能拉夫人一块出来赏月,饮酒浅酌,对月作诗成画,情浓意浓,日子好不幸福。
这要是放在前几个月,他压根连想都不敢想。
光查百姓中毒一案,那段时间他日日吃住都在大理寺,许久未归家。等到案子破了,终于能回去感受家的温暖怀抱了,他那两岁的儿子已经不认识他了,看见他哇哇哭着跑走找娘亲。
谁能理解他当时的感受?
心里委屈,不能说。
做大理寺少卿比他在小地方当县令还累。
上午判了个小案子,午睡醒来,韩大人闲来无事,便去看看卷宗。
大案卷宗近来多了不少,都堆在一起还没来得及整理。他随手拿起一卷,正好记载的是姜榆寻回城中失踪怀孕女子一事。
“说起来,这姑娘也有一阵子没来大理寺了,”韩大人自言自语道,“不来也好,她一来,肯定没什么好事。”
次次来都查案,还全是惊天动地的大案,然后他就又要开始漫长的不能回家的日子。
还是别来了。
看着看着卷宗,不知怎地,总觉得脖子后边冒凉风。
然后肩膀就被拍了怕。
韩大人转身。
一个趔趄差点没站住。
姜榆打招呼:“韩大人,好久不见了哟。”
——
五日后,圣旨下。
封姜榆为巡抚史,残阳为副巡抚史,前往黄州调查矿工离奇死亡一事。同时着二百御林军一同随行,听候二人调遣。
此事一出,朝廷中反对声音之多,总结下来就一句话。
一个身份不明来历不明的江湖女子,何德何能配但此重任?
巡抚使专门负责替皇上巡视各省各部,监察各地官员是否有违法乱纪之嫌。官虽不大,但权力极大。姜榆之前多次破了大案,拯救百姓于水火,功劳不小。可再怎么说她也是个女人,还是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古往今来从无女女子入朝为官的先例,被封钦差大臣只是因当时所需,后案子告破,官职便已收回。皇帝念她破案有功,封她为御前带刀侍卫,又特许她无需待在宫中护卫圣驾,命她到渊王府保护渊王已属破格,如今怎可再让她担任如此重要的官职?
为此,连着几日的早朝都十分热闹。
恒元帝坐于龙椅之上,看着殿下吵吵嚷嚷的群臣,一句话都不想说。
每回只要封姜榆什么官职,必然得吵吵一通。
一群老东西,不就是怕此次事情办妥,姜榆又立了一大功,回来论功行赏。万一要是再加官进爵,他们就得对年小他们几十岁的小姑娘行礼作揖。
再着,若是真的将黄州的兵权收回,不得损害他们之中大部分人的利益嘛。
第一百七十一章 毒舌帝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