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和疫症的方子。阳光洒在她专注的侧脸上,褪去了战场上的冷冽,显出几分沉静的柔美。
辛云舟处理完军务,大步流星地走进院子。他换了一身簇新的玄色常服,衬得身姿挺拔如松。看到辛葵,他冷硬的眉眼瞬间柔和下来,放轻了脚步。
“在看什么?”他走到石桌旁,高大的身影为辛葵遮住了些许阳光。
辛葵抬起头,见是他,嘴角不自觉扬起一抹清浅的笑意:“是军中常用的金疮药和解毒散的方子,还有几个防治时疫的方剂。我想着,京中颍州都在赈灾防疫,或许用得上,就整理誊抄一份,等殿下班师时,托人带给小姐。”
辛云舟在她身旁坐下,拿起她誊抄的纸张看了看。字迹清秀工整,药名、剂量、炮制方法标注得一丝不苟。他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和骄傲。他的辛葵,不仅能在战场上为他挡箭,在后方也能为小姐分忧,为百姓尽力。
“写得很好。”他由衷赞道,目光落在她受伤的左肩,眉头又习惯性地微蹙,“伤处还疼吗?军医开的药膏可按时涂了?”
“早不疼了。”辛葵放下笔,活动了一下左肩给他看,“你看,都能动了,只是力气还没恢复。药膏每天都涂,陈旧的疤痕也在淡了。”她顿了顿,看着辛云舟眼中那份化不开的疼惜,轻声道:“云舟,别总皱着眉。我真的没事了。”
一声“云舟”,让辛云舟的心尖都颤了颤。自从那日他莽撞地剖白心迹,得到她的回应后,这亲昵的称呼便成了他心头最甜蜜的烙印。他伸手,不是去碰她的伤处,而是极其自然地拂开她颊边一缕被风吹落的碎发,动作笨拙却温柔。
“嗯。”他低低应了一声,目光胶着在她脸上,“等回了京,我请最好的太医,用最好的药,定不让你留疤。”
辛葵脸颊微红,垂下眼帘:“留疤也没什么。这是……护住你的印记。”声音细若蚊呐,却带着无比的真挚。
辛云舟心头滚烫,恨不能立刻将她拥入怀中,又顾忌着她的伤势和这光天化日之下。他只能紧紧握住她放在膝上的右手,掌心相贴,传递着无声的承诺和炽热的情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殿下已下令整军,归期就在这几日了。”辛云舟转移话题,压下心头的悸动,“回京后……我想先带你去见父亲和妹妹。然后……请殿下和妹妹做主,为我们……定下婚期。”他说到后面,耳根也悄悄红了,眼神却异常坚定。
辛葵的心跳漏了一拍,随即被巨大的喜悦和一丝惶恐淹没。见辛守业和辛久薇……她从未想过,自己这样出身的人,能有堂堂正正走进辛府大门的一天。她抬起头,眼中水光潋滟,有期待,也有不安:“我……我这样的身份……辛太守和小姐会不会……”
“不会!”辛云舟斩钉截铁地打断她,握紧她的手,“父亲最是明理,妹妹更是视你如姐妹!你的好,你的付出,他们都看在眼里!身份?”他嗤笑一声,带着军人特有的傲然与不屑,“我辛云舟的妻子,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我辛云舟用命换来的挚爱!旁人敢置喙半句,先问过我手中的刀!”
他的话语霸道又赤诚,瞬间驱散了辛葵心中的阴霾。她反手回握住他宽厚有力的大手,用力点头,眼中是前所未有的明亮与坚定:“好!我跟你回去!见父亲,见小姐!”
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在两人紧握的手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经历过血与火的淬炼,这份感情愈发坚韧纯粹,如同磐石。
匀城,祁府。
辛兮瑶靠在临窗的软榻上,手中拿着一件正在缝制的小小婴儿肚兜,针脚细密,绣着精致的祥云麒麟图案。她的腹部已微微隆起,孕态明显,脸上洋溢着母性的柔光。
祁怀鹤处理完商行事务回来,见妻子又在做针线,眉头微蹙,快步上前,不由分说地夺过她手中的针线笸箩:“说了多少次了,这些活计交给绣娘便是。你如今身子重,费这眼神做什么?仔细伤了眼睛,累着自己。”语气虽带着责备,却满是心疼。
辛兮瑶嗔怪地看了他一眼:“哪有那么娇气。给薇儿肚子里的小外甥预备些东西,我这做姨母的,心里欢喜。薇儿信中说胎像已稳,殿下也快班师了,真是双喜临门。”她抚摸着柔软的布料,眼中满是温柔的笑意。
祁怀鹤在她身边坐下,小心地避开她的腹部,将她揽入怀中,下巴轻轻蹭着她的发顶:“是啊,双喜临门。薇儿这孩子,有福气,也有大造化。”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了些,“颍州这边,均田推行还算顺利,柳林县那边刘扒皮也算老实了。不过……京中漕运那边,怕是暗流汹涌。薇儿信中虽未细说,但提及荣昌公主将亲自入宫面圣,想来是拿到了确凿的把柄。”
辛兮瑶依偎在丈夫怀里,感受着他沉稳的心跳,心中安定:“有薇儿在京中运筹,有殿下和哥哥在军中坐镇,更有你和父亲在地方支持,定能逢凶化吉。只是……”她微微蹙眉,“那二皇子的余党,吃了这么大的亏,薛家倒了,漕运这条财路也要被断,岂会善罢甘休?我担心他们会狗急跳墙,对薇儿不利。”
祁怀鹤眼中寒光一闪,揽着妻子的手臂收紧:“放心。京中有荣昌公主、安国侯老夫人看着,殿下也留了足够的人手保护薇儿。我们这边……”他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我也不是吃素的。祁家的商路遍布南北,消息最是灵通。我已吩咐下去,严密监视所有与二皇子旧部有牵连的商行、漕帮,尤其是那些可能铤而走险的亡命之徒。一有风吹草动,立刻报我。必要时候……”他做了个手势,眼中杀意凛然,“先下手为强!”
辛兮瑶轻轻按住他的手:“夫君,小心为上。薇儿如今有了身孕,更是半点差错都不能有。”
“我明白。”祁怀鹤握住她的手,语气缓和下来,“为了你,为了薇儿,为了我们未出世的孩子和薇儿腹中的小殿下,我也会谋定而后动。这盘棋,才刚刚开始。二皇子余党想翻盘?哼,也得看看他们有没有这个本事,过得了我祁怀鹤这一关!”
夫妻俩相拥着,望着窗外渐次亮起的灯火。匀城的夜,宁静祥和,但在这份宁静之下,是各方势力无声的角力与守护。家与国,亲人与责任,紧紧交织在一起。
京城,六皇子府书房。
烛火摇曳。辛久薇铺开素笺,提笔蘸墨。不同于批阅公文时的刚劲锐利,此刻她的笔触格外轻柔。她要给远在潼关的萧珣写信,告诉他那个藏在她心中、即将破土而出的秘密。
“珣哥哥安启:”
笔尖落下,她的心便柔软得一塌糊涂。千言万语涌上心头,最终化作唇边一抹温柔的笑意。
“潼关风霜渐歇,京中诸事亦在掌控。颍州均田,虽有小阻,幸得父亲与姐夫同心戮力,流民渐安,春耕已始。漕运之弊,证据渐丰,公主殿下不日将携卷入宫。后方大局,薇儿定当竭力稳固,不负所托。”
写到此处,她顿了顿,左手不自觉地抚上依旧平坦的小腹,眼中漾起母性的光辉,脸颊染上动人的红晕。
“另有一事,藏于心间,欲与君同喜。太医诊脉,言薇儿……已怀有吾俩骨肉近两月。胎像初稳,孩儿安泰。此乃天赐之福,亦为珣哥哥浴血奋战、护佑山河之善报。闻此讯息,薇儿心中既喜且怯,唯盼君身安,早归京畿。待君归来,执手共看,吾家新添之喜,亦为这江山新颜之始……”
墨迹在“始”字上晕开一个小小的圆点,如同她心中那初初萌动的、对未来的无限期许。她轻轻吹干墨迹,将信笺仔细封好,唤来游夜。
“以最快的速度,送往潼关,亲自交到殿下手中。”
“是!属下即刻去办!”游夜双手接过信,神情激动。
喜欢。
第214章 骨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