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日报社,编辑部。
烟雾缭绕,一股子纸墨和劣质香烟混合的味道,呛得人脑门发紧。
当李娟和赵大刚推门进来时,负责广告版面的刘编辑正翘着二郎腿,一边吞云吐雾,一边用一把旧蒲扇不紧不慢地扇着。
“干啥的?”
“刘编辑,您好,我们是红星市‘东方雅集的,想在您这儿买个版面,登一则声明。”李娟脸上挂着客气的笑,从帆布包里掏出两条“大前门”,不着痕迹地放在了桌角。
刘编辑的目光在烟盒上停了一瞬,这才慢悠悠地坐直了身子,拿起了桌上的声明稿。
赵大刚站在李娟身后,心里七上八下的。他到现在都觉得婆婆的决定太过冒险,卖得好好的东西,说停产就停产,这不是自己砍自己的腿吗?
“啥?停产声明?”刘编辑的眉毛拧成了一个疙瘩,他把稿子凑到眼前,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越读,他脸上的表情就越是古怪,像是看傻子一样看着李娟。
“我说……这位同志,你没搞错吧?你们那个‘木棉红茶杯,现在在丰城可是抢手货,多少人托关系都买不到。你们不趁热打铁赶紧生产,还要花钱登报说不卖了?钱多烧得慌?”
这番话,简直是说到了赵大刚的心坎里,他下意识地点了点头,又赶紧在李娟的瞪视下缩了回去。
李娟却是不慌不忙,笑意更深了:“刘编辑,您是文化人,见多识广。这东西啊,就跟那古董字画一样,讲究个‘物以稀为贵。我们就是要告诉大家,正品的‘木棉红,就那么多,以后再也没有了。您说,那些已经买了我们杯子的人,是不是觉得手里的东西更金贵了?”
刘编辑愣了一下,咂摸着这话里的味道。
李娟趁热打铁:“而且,您看后面,我们还要推新品,叫‘岭南红,比这个还好!这声明一发,不就等于给我们新产品造势了吗?全城的人都知道,想买好东西,还得认我们‘东方雅集这个牌子。刘编辑,这叫营销策略!”
“营……销策略?”刘编辑被这个新词砸得有点蒙。
“对!所以,我们要买就买最大的版面,最显眼的位置!价钱不是问题!”李娟斩钉截铁地说,从包里又掏出一沓“大团结”,拍在了桌上。
看着那厚厚的一沓钱,刘编辑的喉结滚动了一下。他不再多问,拿起笔,在稿子上重重地画了个圈。“行!就按你说的办!明天头版!我给你留最好的位置!”
第二天。
《丰城日报》的头版,用加粗的黑体字,刊登着“东方雅集”那则惊世骇俗的声明。
“‘木棉红系列即日起全面停产,成为绝版典藏!”
城郊,一间烟熏火燎的土窑作坊里。
老板王麻子正赤着膊,指挥着工人把一筐筐刚烧出来的“木棉红”仿品搬上板车,准备送去黑市。他昨天刚从一个亲戚那借了一大笔钱,扩大了生产,就等着靠这波热潮大赚一笔。
一个伙计拿着报纸,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声音都在发抖:“老板!不好了!出大事了!”
“嚎丧呢!”王麻子一巴掌拍在伙计的后脑勺上,不耐烦地抢过报纸。
当他看清上面的内容时,整个人如遭雷击,瞬间僵在了原地。
停产?绝版?
他脑子里嗡的一声,一片空白。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他手里的这几千个杯子,还有窑里正在烧的,以及堆在仓库里的半成品,一夜之间,全都成了仿冒“绝版货”的垃圾!谁会花钱买一个已经不存在的旧款的仿品?
“我的钱……我的钱啊!”王麻子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一屁股瘫坐在地上,看着满地的“废品”,两眼发直。
而那些花了两三块钱,自以为占了便宜买了仿冒品的市民,此刻也成了街坊邻居的笑柄。
“哟,老张,你这‘绝版杯子,是王麻子家烧的吧?听说他今天亏得底裤都当了!”
“去你的!晦气!”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在百货大楼买了正品的顾客。
与此同时,周夫人的电话,快要被打爆了。
“周姐,你听说了吗?‘东方雅集要出新品了!”
“听说了听说了!李经理亲自给我打的电话,说要给我们办个内部品鉴会,第一批带编号的呢!这面子可太大了!”
第二百二十一章 妈,我悟了!这一手高端商战大气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