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4章 静观居内议风云[2/2页]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 我热痢的马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可不防!”
     李承宗的分析,如同冰冷的解剖刀,将笼罩在“圣眷正隆”光环下的残酷现实,一层层剥开。
     权力巅峰的风景固然壮丽,但脚下的每一步,都可能是万丈深渊。
     李明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千钧之力:“父亲所言,字字惊心。
     儿在淮安,尚觉刀光剑影,步步惊心。
     如今方知,彼处之争,不过溪流之湍。
     这朝堂中枢,方是真正的惊涛骇浪!六元及第,陛下嘉奖,太子倚重…这些荣耀,仅仅是让我们站上了这风口浪尖的起点。
     陈阁老当日所言‘风波,如今…已见端倪了。”
     他站起身,走到悬挂的大胤疆域图前,手指缓缓划过那条贯穿南北的漕运命脉,又落在象征权力中枢的京城之上:“漕运革新,内阁新制…此二者,皆乃触动国本、撼动利益格局之大事。
     行此道者,非大智大勇不能为,亦非大智大勇可保万全。
     我们李家,已无退路。
     唯有步步为营,如履薄冰,内固根本,外联同志,借陛下之势,行利国利民之事,方能在惊涛骇浪中,寻得一线生机。”
     李朗被弟弟话语中的沉重与决绝所感染,也霍然起身,眼中燃起斗志:“父亲,二弟!既已无退路,那便勇往直前!我李朗虽位卑,但翰林清流,亦有风骨!明日我便去拜会几位素有声望、对新政持开明态度的老大人!至于宫中,太子妃处…”他看向李明,意思不言而喻。
     李承宗看着眼前两个出色的儿子,一个锋芒初露,一个沉稳如渊,心中的忧虑稍缓,涌起一股豪情。
     他亦站起身,目光炯炯:“好!父子同心,其利断金!朗儿联络清流,固我清名。
     明儿,你需将全部心力,投入漕运推广章程与内阁草案之中!此二策,便是我们立足朝堂、报效君国的根本!至于暗处的刀锋…”他眼中寒光一闪,“为父在朝堂沉浮二十余载,也并非任人揉捏的软柿子!陈阁老、刘阁老,乃至太子殿下,皆是我们的奥援!”
     就在这时,书房外传来忠叔刻意加重的脚步声,随即是压低的声音:“老爷,夫人那边…宴席快开始了,夫人让问,您和两位少爷何时过去?”
     家宴!李承宗和李明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深意。
     夫人王氏的这场“家宴”,恐怕也是这盘大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闲棋。
     “知道了,这就过去。
     ”李承宗应了一声,对两个儿子道:“走吧,莫让你们母亲久等。
     这前朝的风浪再大,后院…也不能失火。”
     父子三人推开书房厚重的门扉,走向灯火通明、丝竹隐约传来的宴客厅方向。
     身后,书房的烛火在穿堂风中摇曳了一下,映照着墙上那幅巨大的疆域图,仿佛预示着这片江山之下,即将掀起的滔天巨浪。
    喜欢。
  

第224章 静观居内议风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