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陶阳后来才听说,苏晴为了未来有更好的生活,背叛了两人之间的承诺。
她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母亲亲戚家的一个阔绰的表哥,喜结秦晋之好。
陶阳因为这件事情,深受打击。
他立誓,要在凤阳府里,混出个人样来,让苏晴后悔当日的背叛。
陶阳在衙门里,积极上进,很快就成为,正九品的主簿大人。
可是,陶阳在凤阳县的县衙里,非常倒霉的遇到了李斯文。
李斯文当时是正八品,凤阳县的县丞。
陶阳最初上任之时,很讨厌衙门里那种死板教条的公文。
他把自己的公文写的热情洋溢,洋洋洒洒,甚至有些放荡不羁。
李斯文读到他的公文以后,便召集凤阳县的大人们,来衙门里的议事。
并且当众,把陶阳写的公文当着大家的面,一字一句的读的出来。
然后,把写满公文的折子撕碎。甩到陶阳的面前。
李斯文对陶阳怒骂道:“这是公文吗?这简直就是糟粕!真不知道你这身功名,到底是不是自己考来的。你看你写的这些东西,简直丢了读书人的脸,斯文扫地!就你这样,还想踏足凤阳府的名利场,简直是痴人说梦!”
陶阳初涉名利场,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
他哪里知道什么是忍气吞声。
自然,也不知道隐忍。
他当即拍案而起,当着众位大人的面,和李斯文大吵了起来。
从此以后,陶阳便把李斯文彻底得罪了。
陶阳说,唐明云狂放不羁。
其实,陶阳的个性。更加狂放。
事后,陶阳并未向李斯文致歉。
他不仅没有道歉,而且和李斯文彻底结下了梁子。
那天会议过后,陶阳将自己的公文,重新誊抄在册子上。
然后,他找到了凤阳县的知县大人。
老知县搏了一辈子的功名,直到白发苍苍,才考上了进士。
老知县是一个,看上去宅心仁厚的贤者。
他对陶阳说,自己很喜欢他写的文章。
并且自作主张,将陶阳的公文通过了。
陶阳毫无名利场上的阅历,心里还憋着一股怒气。
当然不明白,他做这样的事情,其实就是在越级。
越级办事,是大明名利场上的大忌。
上面的大人,绝不可能,因为陶阳这个小小的正九品主簿。
而开罪一名正八品县丞大人。
如果不幸的话,上面的大人,为了更好地控制手下的官员,故意在这些官员的手下,培养几个找茬的人,使其内斗。
久而久之,陶阳很有可能,会成为别人手中的刀。
那段时间里,因为有老知县的袒护和支持,陶阳还有些沾沾自喜,在凤阳县和李斯文之间的对抗,也愈演愈烈,愈发的明目张胆起来。
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几年,老知县因为身体原因,告老还乡。
李斯文因此,升任了知县大人。
喜欢。
第79章 年轻时的陶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