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3章 包间里的政治[1/2页]

大明狂相 明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坦白的讲。唐明云的文章,确实在凤阳府小有名气。
     甚至,有一些人对他的文笔趋之若鹜。
     可是,自从他上任凤阳府巡抚大人贴身幕僚之后,忙于公务,也就再也没有写过文章了。
     现在一听黄维仁说起这件事。唐明云的心里也百感交集。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唐云会躺在床上,经常会想到,他本就是一个读书人,应该靠自己的智慧和文笔,在这个世界上生存。
     可他现在在做的事情,无异于是范明的生活秘书,兼随身保姆。
     这是不是有些大材小用?
     可是他在转念一想,在这世上,有很多人学富五车。但却没有济世安民的机会与能力。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的才华远胜于孔老夫子。
     读书人将孔老夫子尊为圣人,但在唐明云看来,他恐难当圣人之名。
     他用一生的时间只做了三件事情,那便是做人、做学问、和做官。
     前两件事,都是在为第三件事情做铺垫。
     为了做官,孔子曾经放言说:如果有人用他来治理国家,则“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意思就是,只要让我做官,保证“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获成功”。
     可以说,孔子用一生的时间都在走一条为官之路。
     他梦寐以求的,就是步入仕途去做官。
     孔圣人尚且都想迈入仕途,他唐明云有何不可呢?
     唐明云对范明和黄维仁说道:“做文章,就是要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章一向反映民族风貌、展现时代思潮,既是我大明朝的风向标和晴雨表,也持续塑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象。文艺在李白、杜甫那里能“惊风雨”“泣鬼神”,在韩愈那里能“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好文章一直如火炬在前,让华夏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文脉不断、元气不散,虽履险而能如夷,经百折而犹向前。”
     唐明云滔滔不绝的一口气说完,自己心中所想后,,话音刚落,便后悔万分。
     他甚至想躲在角落里,狠狠地抽打自己几巴掌。
     那日,陶阳曾告诫他,在名利场上行走,需要谨言慎行。
     他也时常提醒自己。一定要少说话。
     这会儿倒好,听了两位大人说的两句夸自己的客气话,他竟然在两位大人面前班门弄斧起来。
     他说那些大道理时,不仅眉飞色舞、放荡不羁,而且还有些向两位大人炫技的意思。
     其实,唐明云和黄维仁之间也有一些私交。
     在雅风书院的时候,黄维仁作为凤阳府知府的同知。经常去书院视察。
     因为唐明云文章犀利,文采斐然,所以两人因此结识。

第63章 包间里的政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