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3章 包间里的政治[2/2页]

大明狂相 明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书院的时候,唐明云和黄维仁的关系比较好。所以刚才才有些狂妄自大。说出那些话的。
     唐明云之所以在这个饭局上侃侃而谈,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他和黄维仁的关系不错。
     所以他一时间有些口不择言,黄维仁好像并不介意唐明云刚才说的话,也没有觉得他讲的太多和身份不符的言论。
     他很自然地接着唐明云说的话题,继续说道:“好一个文脉不断,元气不散。如此说来,明云的文章已经到了一种境界了。假以时日,前途无量啊。只可惜,在凤阳府的名利场上行走,只认银子不认人才。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明云这种有思想、有抱负的大才,早就被提拔上来了。”
     范明说道:“黄大人,你这是触景生情啊。”
     黄维仁继续说道:“下官对凤阳府的名利场,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仅是个人观点,也不知对错。趁着今日闲聊,说与范大人听,咱们大明的名利场里,分为内朝和外朝两条线,下官觉得这两条线蕴含着很深的哲学思想。哲学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宏观和微观。我们大明朝的内朝,是一个常设的权力机构,对宏观的管理,非常及时,而且有力,比外夷要优越得多。当然,这也就会出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宏观和微观界线的模糊。毕竟两者都是权力机构,而且,内朝的权力远远大于外朝,很容易产生跨界操作现象,内朝插手外朝的公务,也就是一些巡抚衙门涉足微观、同样,知府衙门一直都在努力排除内朝的牵制和约束,想尽一切办法,控制宏观。这两种情形,往往要看内朝和外朝的一把手,哪个人更强势。”
     范明若有所思的说道:“黄大人的意思是,凤阳府现在存在的问题是,内朝没有治理好宏观。而外朝也没有治理好微观?”
     黄维仁继续说道:“袁震大人此人,和下官共事多年。下官对他的品行十分了解。在凤阳府的名利场上,他很有一套自己的哲学。他会办事。也能把自己衙门的公务处理的仅仅有条。让人挑不出毛病来。不过,他也有短处。他是个官儿迷,一心想着往上爬。性格也很自负,他并不像范大人您饱读诗书,也缺乏对官场公务的学习和探索。但他为官多年。处理过的公务,见过的事情有很多,如果他能将这些事情应用到自己的职责范围之内,那便是他的长处,也是它优于其他大们人的地方。可如果他没有搞清楚自己的位置,或是权欲熏心。别人很难和他合作。尤其是当他屈居于人下的时候,对方作为他的上差,若想和袁大人携手治理凤阳府,确实不易。”
     范明听到黄维仁这么说,他喝了一口茶,继续问道:“黄大人以为,我应该怎么做呢?”
     黄维仁说道:“范大人,下官已经说的很清楚的。”
     范明笑道:“黄大人的意思是说,我只要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可以安稳的度过任期?”
     这时,凤梧酒楼的小二将饭菜端上桌,然后又上了两瓶上好的女儿红陈酿。
     ”范大人,今天让您破费了,下官先干为敬。“黄维仁一饮而尽。
    喜欢。
  

第63章 包间里的政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