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黄崖洞兵工厂和黎城兵工厂接到指令后,迅速组织力量,为 129 师、115 师、120 师以及东进纵队准备了丰富的枪炮和弹药物资。
     对于 129 师、115 师和 120 师,每个师都收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装备礼包”。其中包括不低于 20 万发的子弹,这些子弹将为战士们在战场上提供持续的火力输出,让他们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敌人的进攻。
     枚手榴弹,这种近距离杀伤性武器,在近战和突袭中具有巨大威力,能够有效地打击敌人的有生力量。
     5000 枚掷弹筒炮弹,其轻便灵活的特点,使部队在复杂地形下也能迅速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3000 枚 92 式步兵炮炮弹和 3000 枚 81 毫米迫击炮炮弹,则为部队提供了强大的火力支援,无论是攻坚还是防御,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还有 2 万支修缮完好的枪支,其中新的三八大盖步枪就有 1 万支。这些先进的武器装备,极大地提升了129师、120师和115师三个师的战斗力,使他们在面对日军时更具信心和实力。
     而东进纵队,同样得到了有力的支持。凭借这些装备,东进纵队得以立刻扩充更多兵源,同时将齐鲁大地上各支抗战队伍逐步拉入到东进纵队中。
     新入伍的战士们,手持崭新的武器,怀揣着保家卫国的热情,迅速融入到抗日队伍之中。
     他们在老兵的带领下,加紧训练,熟悉武器性能,为奔赴战场做好充分准备。东进纵队的壮大,进一步增强了齐鲁大地抗日力量的整体实力,为抗战胜利增添了新的希望。
     在物资调配的过程中,陈振华充分考虑到物资配送的复杂性以及战场形势可能出现的变化。
     物资的运输需要精准的时间安排,以确保在战斗打响时,部队能够及时获得充足的补给。
     同时,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任何一个细微的变化都可能影响战斗的进程和结果。
     因此,陈振华与作战指挥团队经过反复权衡和周密安排,最终将这场战斗的时间定在八月十五日。
     选择这一天,并非偶然,八月十五日,对于全体中华儿女来说,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对抗战不屈的战斗精神和对胜利的渴望。
     将冀省反击战定在这一天,不仅是对日军侵略的有力回击,更是希望以此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激发全体将士的斗志。
     每一位战士都深知,在这一天发起战斗,意义非凡。他们将以八月十五日为契机,向日军展示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为保卫祖国的尊严和领土完整,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随着进攻日期的临近,陈振华、陈副师长、倪旅长,以及周卫国、李战龙等各参战部队的团级干部,则在8月14日这一天,早已齐聚在涉县。
     涉县,这座位于抗日根据地的小城,此刻成为了战斗的核心枢纽。各支部队从四面八方逐渐开进,一时间,涉县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许多战士们矫健的身影。
     他们步伐坚定,眼神中透露出对战斗的期待和必胜的信念。整个涉县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又充满斗志的氛围,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战火的气息,预示着一场激烈的战斗即将拉开帷幕。
     在涉县,陈副师长、陈振华等人再次召开了紧急会议。会议室内,气氛庄重而严肃。墙上悬挂着巨大的作战地图,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着日军的部署和我军的作战计划。
     陈副师长站在地图前,神情严肃地开始讲话:
     “同志们,我们即将迎来一场艰苦而关键的战斗。这场战斗,关乎冀省的局势,更关乎整个抗战的大局。前期进攻至关重要,大家务必保持好战斗的节奏。“
     “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起攻击,不给敌人丝毫喘息之机。但同时,我们也要时刻保持警惕,注意自身安全。战场上形势复杂多变,每一个决策、每一个行动都可能影响战斗的胜负。”
     陈副师长接着详细阐述了作战计划的每一个细节,强调各部队之间密切配合的重要性.
     “各部队要严格按照作战计划行事,协同作战是我们取得胜利的关键。863 旅和 386 旅的主攻部队,要相互呼应,形

第884章 全面进攻冀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