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54章 劲爆的“苏东省委学习组”(求五星好评)[1/2页]

省部级领导 北纬45度牧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苏东省省长刘振龙和省委专职副书记史文峰发现一个问题:一把手极力在降低自己的影响力。
     比如,在接待上级领导或者向上级各位领导汇报工作时,孙国华尽量都是让省长刘振龙和史文峰副书记去,自己能不去就不去了。
     这在官场可是奇葩现象,因为任何一位地方主政者,可以不在乎下属对自己什么印象,但是,他们却特别在乎上级各位领导对自己的看法。
     所以,每当上级各部门负责人来视察时,为了给领导一个好的印象,都要热情接待,积极跟领导套近乎,这也都成了常态。
     再比如,某些工作,需要地方主要领导向上级汇报请示时,一般这种露脸和领导拉近关系的时候,都是一把手亲自出面。可是,在苏东省却不一样。越是这样的时候,孙国华尽量都躲掉了,把省长和副手们往前推。
     这让班子成员们又高兴又不解,孙书记这是什么意思?
     《求索》杂志是上级直属的最具权威的理论性刊物,发表的都是顶级理论专家的文章,再就是领导们的文章,平时也刊登地方领导的文章。因为领导们都会看这份刊物,所以它的分量自然就非常重要。
     史副书记和谷部长也给孙国华准备了一篇文章,准备发表在《求索》杂志上。孙国华看完了以后,没有马上同意,而是说再研究一下。
     文章写的确实不错,很到位,开头先把领导放在第一位,随后结合苏东省实际,进行了工作总结,其实就是自己吹捧自己一番,做了哪些工作,干了多少成绩。千篇一律,只是,苏东省经济大省,各项数据非常好看,不过在孙国华看来,还是“太俗”,没有特色。于是他给远在北江省的老同学李彬和刘庆学打电话,邀请二位过来。
     第二天,两位老同学就到了金陵城,孙国华安排秘书周彤亲自去机场接的。真正的老同学老朋友,必须要重视。
     晚上,设宴款待,仨人虽然没少喝,但是,酒量大不如从前了。
     李彬现在还是北江省电视台副总编辑兼副台长,妥妥的大拿。刘庆学担任多年省委财经办公室副主任,前几年才升任主任。不过,由于受到当时省委一把手的青睐,他也是没少下功夫,努力学习财经业务,增加自己经济方面的知识储备,这些年来,也确实有着一定的实力。
     到了一定年龄,对喝酒的想法就跟年轻时候不一样了,仨人喝的差不多了,一起回到孙国华的省委一号别墅。
     孙国华把苏东省省委草拟的文章草稿给两人看了,他说:“文章总体看完,感觉很好,中规中矩,不过和其他省的没有任何区别,我的想法是,能不能在尽量低调的前提下有所与众不同?”
     仨人就这样一起研究起来……
     任学军去世了!
     圣诞节的前一天,孙国华接到了任学军老婆打来的电话,任学军走了。
     孙国华如遭雷击一般,说实话,这一世,要是讲朋友二字,只有任学军和唐吉志,其他人算不上,因为一些“经济”上的绝密,只有这俩人能够“掌握”住自己,别人都没有。这也就是说,他与任学军的关系有多深,金钱和利益最能说明问题了。
     老大哥任学军手术辞职后,虽然身体恢复的并不太理想,但是也还可以,尤其是今年。不过就是越来越瘦,一摸胳膊已经没有了肌肉了。
     孙国华只要回京城,都要去看看,感觉他比以前脸色好多了,夏天时还张罗回东北给父母上上坟,祭拜一下。
     第二天,中午,孙国华赶回京城。苏东省驻京办主任亲自到机场接孙书记。他们连午饭都没有吃,直接去了朝日区平房大街36号南郊殡仪馆。
     在楼下,驻京办主任订了两个花圈一起带到房间。
     孙国华给老大哥行了三个礼,走近看了一眼后,才转过身,握住已是泪流满面任大嫂的手,劝慰道:“任大嫂,你要节哀,还有孩子们呢……”
     姑娘任敏也是双眼通红,握着孙国华的胳膊,眼泪不由自主的噼里啪啦往下掉。
     看得孙国华心里一酸,也不好受起来。
     人啊,说没就没了,曾经在一起工作,在一起喝酒,在一起赚钱,突然,这就没了。
     在任家人心里,除了伯父和小姨这些亲戚,再就属孙国华最亲了。所以,任大嫂和任敏看见他后,像见到了主心骨一样。
     就在这个时候,远在莲花江的马文龙夫妇也匆匆忙忙地赶到了这里。他们刚刚下飞机,甚至都来不及休息一下,就立刻打了一辆出租车,直奔目的地而来。
     马文龙的头发已经全部变白,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他的步伐显得有些蹒跚,每走一步都需要依靠手中的拐杖来支撑身体。然而,尽管身体已经不如年轻时那样健壮,但他的精神状态却依然很好,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和活力。
     马文龙和任学军之间的关系可不一般,他们不仅是老战友,更是老同事和老朋友。他们相识的时间比孙国华还要早。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一个已经离开了人世,而另一个也已经步入了暮年,垂垂老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看着眼前的马文龙,孙国华不禁感叹时光的飞逝。曾经那位身着警服、手持五四手枪的老者,如今已变得如此苍老。他的头发花白,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昔日的英姿飒爽早已消失不见。
     孙国华心里明白,马文龙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并非偶然。他既没有强大的后台,也没有过硬的关系,更不是什么高干子弟。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转业干部,没有地方工作经验,也没有系统的人脉资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平凡的人,却凭借着一股拼命三郎的精神,一路摸爬滚打,最终登上了分局长和市局副局长的高位。
     在公安系统这样一个竞争激烈、关系错综复杂的环境中,马文龙的升迁之路无疑是充满艰辛的。但他却能在重重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始终保持着对工作的热情和执着,这种精神实在是难能可贵。这是一个不服输的人,骨子里就有军人的气质,他的性格也跟任学军不一样,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是一辈子的好朋友。
     任学军的女儿任敏最初在莲花江市驻京办工作,后来到了丽华地产,现在是京城地区的副总经理。孙国华问她下一步计划,任敏告诉孙叔叔说自己和爱人想带着母亲去美国或加拿大,因为孩子想去留学,之前,因为爸爸身体,她们也没敢提这件事。
     孙国华说:“小敏,既然是为了孩子教育,我看旧金山就挺不错,正好我家你江雪婶,还有我弟弟国强叔他们都在那里,你和你妈妈还有你爱人商量一下,如果需要,我让他们帮助你安排……”
     要是换做别人,孙国华是不会说这些的,更不会替人家安排下一步的规划,现实中,我们有些时候,明明做的好事,最后可能还会落得埋怨,所以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但是,它是老大哥任学军的孩子,也就相当于自己的侄女那么亲近。如今老大哥不在了,他能够帮忙的肯定是不会假装没看见。
     任家有钱,单是出售丽华地产股份就净得一百亿。老太太再怎么花能够花多少钱,女婿还是一个理工男,建筑安装高级工程师,对金钱没有什么太多的欲望。唯一的爱好,上网打游戏,一个纯宅男。
     任敏,一个年仅四十岁的妈妈了,就是使劲吃,使劲穿,使劲买,也花不完啊。好在他们两个亲属家庭条件都挺好,应该不会存在金钱上的矛盾。
     其实,像任学军他们家这种情况,最怕的就是创业投资,一百多个亿的存款,你就躺着花,坐着花,站着花,怎么花都花不完。唯一能让你倾家荡产的就是投资创业。
     2019年伊始,当第一期《求索》杂志带着油墨香抵达各级党政机关的阅览架时,一篇特殊的文章迅速搅动了舆论场的平静。这篇题为《学习学习再学习,突破突破再突破》的稿件,既没有标注省委书记的姓名,也未见省长的落款,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鲜少出现在核心期刊上的署名——“苏东省委学习组”。
     在地方稿件的惯例中,能登上《求索》这类核心理论期刊的文章,多以省委主要领导署名,或是由分管重要领域的副职牵头撰写,偶尔也会有基层干部的调研成果,但大多聚焦于具体民生或区域治理的微观议题。像这样以“省委学习组”名义集体发声的情况,在苏东省乃至全国各省的期刊发表史上都属罕见,其背后传递的信号自然引发了各方的高度关注:这绝非一篇普通的工作综述,更像是一份承载着集体意志的行动宣言。
     在省委学习组暨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上,这份由“苏东省委学习组”执笔的文稿被摆在了每一位常委的案头。
     会议室里,暖气裹挟着严肃的氛围,孙国华率先将文章印发

第654章 劲爆的“苏东省委学习组”(求五星好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