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背景和初衷娓娓道来,随后便带领班子成员逐字逐句地研学讨论。
“文章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评价非常实事求是,没有丝毫回避矛盾的地方。”一位常委在发言时,手指无意识地在文件边缘摩挲着,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他抬眼看向在座众人,声音清晰地在会议室里回荡:“这份稿子最难得的是‘敢说真话——既没吝啬对成绩的肯定,更没遮掩对问题的剖析。”
他信手一翻,便翻到了文中列举成绩的那一段落,文字跃入眼帘。
“你们瞧,在实体经济这一方面,苏东省可谓是成绩斐然啊!去年,该省的GDP增速竟然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了整整1.2个百分点呢!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这意味着苏东省的经济发展速度远超全国其他地区,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
他继续往下读,“而在这其中,民营经济更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竟然贡献了高达65%的税收!这个占比之高,简直让人瞠目结舌。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高占比已经连续八年领跑全国了,这无疑是对苏东省民营经济实力的最好证明。”
读到这里,他不禁为苏东省的经济发展成果感到由衷的赞叹。然而,这还只是个开始,接下来的内容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再看看民生领域吧,苏东省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全省最后一个贫困县成功摘帽,这可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啊!意味着苏东省已经彻底摆脱了贫困的困扰,这对于当地的老百姓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不仅如此,“还有那35万贫困人口,他们也提前半年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这意味着这些贫困人口再也不用担心温饱问题,同时也能享受到基本的医疗、教育和住房保障。这对于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最后,他看到了这样一句话:“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1:1。”这意味着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在不断提高,这无疑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也是苏东省经济发展成果的又一有力佐证。
他合上稿件,心中感慨万千。这些实打实的硬成果,不仅展示了苏东省在经济和民生领域的卓越成就,更彰显了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以及基层各级干部共同努力的结果。
话锋一转,他原本轻松的语调突然变得凝重起来,仿佛被一股沉重的力量压着。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个字都像是被重重地敲在桌子上一般,尤其是当他的指尖重重地落在“不足”这两个字上时,更是让人感受到了他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和不满。
“但是,”他继续说道,语气越发严肃,“问题也说得够狠了。科技创新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8%,这个数字乍一看确实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不少,但这又能说明什么呢?我们真正能够拿得出手的‘硬核企业究竟有多少呢?”
他的目光如炬,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似乎在等待着他们的回答。然而,没有人敢出声,整个会议室都陷入了一片沉默之中。
“全国百强科创企业里,我们只有区区3家,而且还都是偏应用型的企业,没有一家能够在芯片设计、量子计算这些基础领域中崭露头角、叫得上号的。”他的话语像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每个人的心上,让大家都不禁为之一震。
“再看新能源领域,表面上繁花似锦,实则根基虚浮啊。”他手指在文件上划出一道弧线,语气里带着难掩的忧虑,“就说光伏产业,我们省的组件产量确实能占到全球三成,大大小小的光伏企业加起来有上千家,每年创造的产值数以千亿计,在外人看来是不折不扣的‘光伏大省。可撕开这层光鲜的外衣看看——生产组件最关键的高纯度硅料,纯度达到99.9999%以上的那种,80%都得从德国、日本进口;切割硅片用的精密设备,核心的激光切割头和控制系统,更是被国外几家巨头牢牢垄断。我们就像在别人搭好的舞台上跳舞,哪天人家撤了舞台,我们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风电产业也是一个道理。”他话锋一转,拿起桌上一份风电企业名录,“省内几家龙头企业的整机装机量连续五年全国第一,塔筒、叶片这些‘大块头部件做得又好又便宜,可真正决定风机性能的核心部件呢?主轴承得靠瑞典SKF、德国舍弗勒供应,控制系统的芯片和算法掌握在丹麦维斯塔斯手里。去年有家企业签了个大订单,就因为国外供应商延迟交付主轴承,眼睁睁看着违约金赔了几千万,这种‘卡脖子的滋味,太难受了。”
说到AI技术,他无奈地摇了摇头:“这方面我们更是‘偏科得厉害。打开手机APP,电商平台的商品推荐比你自己还懂你的喜好,小区门口的人脸识别准确率高得惊人,这些消费端的AI应用确实做得风生水起,可一到工业场景就掉链子。汽车工厂的焊接机器人,核心的视觉识别算法还是用的德国库卡;精密仪器加工的智能检测系统,90%的专利都在日本企业手里。我们自己的AI企业,大多还在围着‘流量‘数据打转,真正沉下心做工业算法研发的,寥寥无几。这种‘重消费、轻制造的AI发展路径,跟我们制造业大省的定位,根本不匹配啊。”
最后,他将文件往桌上轻轻一放,语气里带着一丝焦虑:“最刺眼的是‘卡脖子领域。我们经济总量常年排全国前三,可高端CT机、航空发动机叶片这些东西,至今还得看别人脸色。这种‘大而不强的现状,跟苏东省在国家发展格局里的定位,实在太不相称了。”
一番话下来,会议室里静悄悄的,只有空调出风口的微风声在回荡。每个人面前的文件上,那些被圈点出来的“不足”,仿佛化作了沉甸甸的问号,压在众人心头。
在热烈的讨论过程中,“自我批评”这个词汇不断地被提及,仿佛成为了整个会议的核心主题。尤其是当大家读到文章中的那句话——“经济大省的体量,不能只有‘规模的面子,更要有‘硬核的里子”时,现场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句话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在了每一位在场的决策者的心上,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仅仅追求经济规模的表面繁荣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具备真正强大的内在实力。这不仅是对经济大省的要求,也是对每一个地区、每一个行业的警示。
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只有拥有坚实的内核,才能在各种挑战和困难面前立于不败之地。而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决策者们不断地进行自我批评,审视自身的不足,勇于面对问题,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
这种沉甸甸的压力,既是一种鞭策,也是一种动力。它促使决策者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如何提升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如何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如何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大省的可持续发展,让“规模”与“硬核”相得益彰。
有常委举例说,去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虽达42%,但其中真正掌握核心专利的企业不足5%,多数仍在产业链中游“挣辛苦钱”,这样的现状与“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显然不相匹配。
而更引人注目的,是文章后半部分对未来的规划。从建立“科技创新攻坚指挥部”,由省委书记、省长亲自挂帅,到设立千亿级产业升级基金,重点扶持芯片设计、量子通信等20个“卡脖子”领域;从实施“顶尖人才双聘计划”,与全球50所顶尖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到在苏南五市划定“科技创新特区”,试行“负面清单+容错机制”的管理模式——每一项部署都直指痛点,每一条措施都明确到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
“这不是一份纸上蓝图,而是一份作战地图。”孙国华再一次强调。会议室里的空气似乎凝固了几秒,常委们面前的笔记本上,刚记下的“芯片攻坚”“新能源布局”等字眼还带着笔尖划过的温度。
“大家看这上面的每一条措施,”他抬手点了点文件中“2020年前建成三个国家级实验室”的条目,“不是用‘力争‘推动这类弹性词,而是写死了‘完成‘达标——这就是军令状。”
说到“苏东省委学习组”这个署名时,他的声音沉了沉,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为什么不用个人名义?因为突破发展瓶颈,从来不是哪个人拍板就能成的事。是需要我们在座所有人的团结一心,共同努力……”
他顿了顿,指尖在桌面上轻轻叩出节奏:“学习组署名,就是要告诉全省上下,这不是某个人的雄心,而是我们整个班子、整个苏东的集体意志。从省委常委到乡镇干部,从科研人员到企业工人,每个人都是这场攻坚战的战士。往后谁要是推诿扯皮,就是砸全省的饭碗,坏苏东的未来。”
大家都被带入了讨论里,不管你的认识对不对,意见可不可取,这都不重要,重要的就是要让所有常委都能够深入进来……
喜欢。
第654章 劲爆的“苏东省委学习组”(求五星好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