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阶段息息相关。毕竟,我们还远未达到北欧那些高福利国家的水平——在那些地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让人们无需为基本生计过度焦虑,有更多底气去追求艺术、哲学、公益等精神层面的满足。
但对我们而言,作为一个刚解决温饱问题没多久的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人还在为更稳定的收入、更舒适的住房、更完善的医疗教育保障而努力。
在这样的阶段,鼓励人们通过勤劳和智慧去创造财富、积累家底,不仅是个人改善生活的需要,更是整个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
这种务实的“向钱看”,只要守住法律和道德的底线,本质上就是在为更好的生活筑基,为更丰盈的精神追求铺路,这本身就是件值得肯定的好事。
月月和大宝他们要开学了,孙国华孙国强哥俩又进行了一次深谈。
因为过于敏感,过于隐私,无法描述兄弟俩具体谈话内容。
不过,弟弟孙国强说:“……要不,先病休吧?正好,把身体搞一搞,这样的话,各方都能接受吧?”
孙国华摆摆手,“根本不行,我现在一万个眼睛在盯着我呢,跟以前还不一样。这套子上了,就没想让我卸下来,不为人民服务到最后一刻,恐怕是没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月月大了,越来越懂事儿了。他说等明年自己上大学了,就让妈妈回来陪伴爸爸,爸爸一个人太寂寞,,太辛苦了!
这话一说完,从不轻易流眼泪的孙国华突然控制不住了,眼泪就流了下来。可能是这些年,夫妻两地分居太久,也许还有看着大女儿如此优秀,孙国华感动了,他笑着哭了。月月也哭了,二宝和三丫今天特别不想离开爸爸。相处了半个月,他们突然觉得爸爸太好了,天天陪他们玩,还骑大马,好高兴啊。
一番不舍离别,在金陵城上演,不过,为了孩子,大人们还是要坚持。这就是真实的中国家长,他们太无私伟大了,其实很可怜。人生匆匆数十年,青春没有了,就真的没有了。
从机场回来,孙国华心情有些低落,二宝白胖白胖的样子太可爱了,三丫再也不跟自己凶了,每次自己一进门,第一个跑过来的都是机灵的三丫……
孙国华眼眶又有些湿润了,唉,是不是自己老了,以前没有这样啊,这次他是怎么了,总是感叹,总是爱掉眼泪。
大女儿月月,真的太优秀了,在江雪的教导和培养下,学习好,身体,三观正,心地还善良。准确的说,岳父岳母也很关键,毕竟他们在一起的时间更多,言传身教,对于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太关键了!
他打开电脑,登录上了自己的非认证微博,写下了下面一段话:
“人生从来不是一道可以无限延期的选择题,那些被我们轻易搁置的“以后”,往往藏着太多猝不及防的变数。
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独一无二的馈赠——是清晨推开窗时带着草木气的风,是灯下为目标专注努力的自己,是和身边人相视一笑的瞬间,这些细碎的美好,一旦错过就再难复刻。
而青春,更是这场人生旅途中最鲜活炽热的段落。它有着试错的勇气,有着敢拼的热忱,有着对世界最纯粹的好奇与向往。
可青春从不是取之不尽的资本,它像握在掌心的沙,在我们以为“还有大把时间”的恍惚里,悄悄流逝。那些想做的事、想见的人、想追的梦,若总等着“来日方长”,等来的可能是热情消退后的倦怠,是机会错失后的遗憾,是“当时如果勇敢一点”的追悔。
“以后再说”像一句温柔的麻醉剂,总在我们犹豫畏缩时悄然生效。它让我们把该打的电话压在通讯录里,把想说的感谢咽回喉咙,把早该开始的改变拖进下一个明天。
可生活从不是按部就班的剧本,那些被“以后”搁置的约定,可能会在某次突如其来的离别里彻底失效;那些被“再说”耽误的努力,或许会在某次机遇擦肩而过时变成永久的缺憾。
而“总有机会”更像一场自我安慰的赌局,我们赌时间会为懈怠留白,赌命运会为犹豫网开一面。
可现实里,机会从不是耐心的等待者——它可能藏在某个转瞬即逝的风口里,躲在某个需要立刻抓住的转折点上,甚至就摆在当下的选择里,却被“总有机会”的侥幸蒙住了眼睛。
就像春天的花不会等错过花期的人,秋天的果不会留不肯伸手的人,生命里那些真正重要的时刻,比如一次决定人生走向的选择、一段值得珍惜的关系、一场必须全力以赴的挑战,往往带着时效性,容不得半点拖延和观望。
我们总以为时间是最充裕的资源,却忘了它最残酷的地方在于不可逆转。今天想做却没做的事,到了明天,心境可能变了,条件可能没了,甚至连当初的热情也消磨殆尽了。
别让“以后”变成永远的遗憾,别让“机会”在等待中彻底流失——该行动时就迈出脚步,该珍惜时就全心投入,这才是对生命最真诚的回应。
去见你想见的人吧,趁此刻你们还共享着同一轮日出日落,呼吸着同一片天空下的空气。别总说“等有空了”“等不忙了”,要知道,时区的重叠是多么脆弱的缘分——或许某天对方会远赴他乡,隔着万水千山与你晨昏颠倒;或许生活的洪流会推着彼此走向不同的岔路,再想坐下来好好说说话,竟要排到日程表的尽头。那些藏在心里的惦念、未曾说出口的感谢,趁着还能轻易奔赴,就别让距离和拖延变成横亘在中间的墙。一个拥抱、一次促膝长谈,甚至只是并肩走段路,都是当下才能兑现的温暖。
去做你想做的事吧,趁胸腔里的热血还没被日复一日的琐碎冷却,趁肩膀还扛得动理想的重量,手脚还追得上心中的火焰。
年轻时想背上行囊去远方,别等到来不及动身时对着地图叹气;有个创意想付诸实践,别等热情被犹豫耗尽时追悔莫及。
体力会随年岁渐衰,勇气也可能在反复权衡中褪色,那些需要拼劲、需要冲劲、需要一点点“不管不顾”的念头,最该在当下生根发芽。
哪怕跌跌撞撞,哪怕结果不如预期,至少在热血未凉时试过、闯过,总好过日后对着回忆空留一声“如果当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去珍惜眼前的平凡吧,因为生命从不是由惊天动地的瞬间堆砌而成,反倒是这些细碎的当下,像拼图的碎片般,拼出了生活的全貌。
是清晨母亲递来的一杯热粥,是傍晚下班路上抬头撞见的晚霞,是加班晚归时路灯投下的那道暖光,是和朋友插科打诨时的一阵大笑……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片段,串联起了日子的温度,也悄悄定义了“幸福”的模样。
别总觉得“平凡”太平淡,要知道,能安稳地感受每一个寻常的日出日落,能被这些细碎的美好包围,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馈赠。
毕竟,所谓“来日方长”,从不是时间凭空赐予的慷慨,而是我们对当下每一刻的认真把握。
你珍惜的每一次相见、每一次尝试、每一个平凡瞬间,都会变成“来日”里最坚实的底气;而那些被轻易辜负的当下,只会让“方长”的日子里,多了些无法弥补的空白。所以,就从此刻开始,把“以后”变成“现在”,让每一个当下都活得扎实而热烈——这才是对“来日方长”最好的注解。”
省长刘振龙好像也看明白了,孙书记为什么在机构改革这件事情上如此谨慎,他觉得有必要主动和孙国华交交心,解释一下自己前段时间确实有些焦急了,欠缺全面的深层次的考虑……
孙国华知道对方这是主动示好自己,他也很高兴,起身坐到刘省长身边,推心置腹地说:“……你能理解我就行了……”
书记省长搭班子,很难不发生矛盾或利益纠纷,当然,也有正常的工作意见之争。有的属于正常,有的就不应该了。孙国华和刘振龙合作这一年,双方都感觉还不错,尤其是几件事情下来,刘振龙越来越在心里佩服孙国华的独到眼光和超强的预见性。
比如在年中的经济工作会议上,对,是年中。孙书记就提出,必须在两至三年内,减少对土地财政的依赖问题。坚决贯彻领导提出的“不炒房”指示,借此机会,将全省经济重心从房地产转移到实体经济,互联网经济,以及科技进步上来。
但是,刘省长有时候也看不懂这位年轻的省委书记,就像前几天,带着一帮领导突然去了梅里市的一些医疗器械企业进行调研。他还亲自让姑苏城市委书记张立群和市长安排国资公司,入股一家京城的医学检测公司。
还有,隶属于省交通厅的苏东省航空建设投资公司,突然接到省委书记办公室的通知:择机出售持有的“海岛航空”股份,并且尽早切断与其下属企业的业务往来。
喜欢。
第653章 重新处理 孩子上学回美国 机构改革要谨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