澡堂哲学
文
萧楼
很久前,写过一篇小文,叫,当时去投稿,被退稿了,就随手丢了一边,现在也不知有没有了,也记不得当时写了些什么。
说起澡堂哲学,最有名的典故,大概就是古希腊的哲学家的名言:人脱guang了,进了澡堂都一样,大概就是为了说明人的平等吧,大概还有些什么哲学上的深意,我不能够知道,就各自去体会吧。
对于澡堂,现在已经没有了哲学的概念,只是小时侯为了洗澡,时常的去澡堂,留存着一种温馨的记忆。
说起洗澡,说起澡堂,最有名的是扬州的风俗了。早晨皮包水,晚上水包皮,这是小国寡民的理想生活。我们乡下的习惯与扬州有些相似,但我出生在上海,至小在上海生活,也不能够深切的体会扬州的风俗。偶尔到了乡下的镇上,是在很小的时候,是在姜埝的小城镇,我体会到了“早晨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乐趣。
姜埝人也是很会享受的,他们也注重早晨的早茶,姜埝城不大,但姜埝的茶楼茶室很多。茶室大多兼老虎灶,是供应开水的地方。小时候,上海家里住着的公房里也有,里间放了两只长形的木澡盆,也供人洗澡,是最简易便宜的洗澡场所。但大多数的老虎灶仅仅是供应开水的地方,兼茶室的也较多。用做澡堂的不多见。
清晨很早的时候,茶楼茶室中已经坐满了客人,泡上一壶茶,在闲聊安逸中享受一段美好的时光。
一定是有生姜干丝的,奢侈一些的,点上一份蟹黄包子。小时侯,听父母说起美食,就是姜埝镇上的蟹黄包子,父母当时是一定不舍得点的,时常作为美食谈论起。
我是去大姐夫在姜埝镇上的家里的时候,大姐夫请我到了姜埝的一个比较大的茶楼上才品尝到蟹黄包的,还点了一盘蟮背炒辣椒,是在早晨。早晨吃炒菜,也是第一次,很觉新鲜,就记住了。
生姜干丝是姜埝的大众茶点,干丝是用纯黄豆做的百叶切成的,有一股黄豆的清香,配上生姜切成的姜丝,既去寒又可口,我一尝到了就成了爱好。后来,我每一次去乡下,大姐夫必定会为我准备很多的黄豆百叶,离开的时候,还会让我带上很多的百叶回上海。
早茶就被扬州人称作皮包水。晚上,扬州人喜欢泡在澡堂里,这就是水包皮了。在乡下,我是在下午到了姜埝的澡堂中体会水包皮的,也没有特别的记忆。与上海的澡堂差不多。
前年,再前年,我都去了扬州。在扬州的早晨,我们必定去富春茶楼、冶春茶社去品尝早茶。现在,去扬州,必定要去这些茶楼的,这已经成为了去扬州的一道旅游项目了。所有早点都是配套的,价格不菲,但滋味全无,也没有了最初安逸休闲消磨时光的幸福滋味了。这些茶楼已经建造得很豪华,干丝、蟹黄包也已经失去了它原来的美味了。印象深刻的,是前年扬州的一次水包皮,是导游极力推荐的,每人100元人民币,全套服务。是在晚饭后,我们到了
澡堂哲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