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豪华的浴场,擦背等,还外加一份点心。当然也有另外的服务,但要另外加钱。但都是正宗的,这是导游一再强调的,的确如此。但是,尽管这家浴场十分的豪华,服务也可算做上乘,但是,但是,它也已经失去了记忆中澡堂原有的那种安逸,休闲的享受氛围了。
让人怀念的,记忆温馨的,还是儿时在上海的澡堂中。
我们至小生活在上海的东区杨树浦一带,杨树浦一带扬州人居多。扬州有有名的三把刀,就是剃头刀,修脚刀和菜刀。我们小时侯生活的公房里,周围邻居大多是扬州人,小时侯剃头,都是在扬州人居多的理发店里。我现在理发,还经常的坐上10多站的公交车,去原来的公房门口的扬州人开的小理发店里,只是一种习惯。这家小理发店里原来的老板大概已经不在了,有两位中年的师傅,大概也是从扬州上来的,到那里去理发,你也不需要言语,他们知道你喜欢理长还是理短,什么发型,因为是老主顾了,不需要言语。在那里理发,心里有种安定感。
公房附近的公共澡堂很多,那时,家里都没有洗澡的条件。天热的时候,都穿着短裤,站在弄堂里,用一盆冷水冲洗,或者去游泳池游泳,游完泳冲洗一下,就将就过去了。天冷的时候,每周至少一次,要去澡堂的。与同学一起去的时候,大多在最低廉价格的大众池,实际上,与父亲或者家里的长辈亲戚去,也多在低廉价格的大众池。
大众池有个很大的浴池,大家先泡在浴池很烫的热水中,然后坐在浴池的边上擦澡,浴池中的水已经很浑浊了,常常为了能够洗上干净的水,在下午一点开门前,就得赶过去。大池边有一个很小的水池,里面的水大概有几百度的温度,池子上面用木板隔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是专门供老年人烫脚气的。
澡堂每天换水,就是在下午的开张前。到了黄昏或着晚上去,大池中的水已经像浓汤了。带着换洗衣服去,当时也没有擦背服务,就相互的擦背。洗大池的,换衣服的地方没有躺椅,是一排的硬椅子,人只能站着脱衣穿衣。洗完后就走人。衣服等都是锁在椅子上方的小箱子里,一人手上套一把钥匙。只有洗比较高档的,才有长沙发可以睡躺。洗澡的池子小一些,冲洗的龙头也不挤,衣服脱下后,服务员会用很长的窝杈头将你的衣服高高的挂起。洗完澡上来,有些地方会送一杯茶叶水给你,有些地方你得出钱买。这时候,你就可以躺在躺椅沙发上休息,抽烟喝茶。大家相互间敬烟,聊天,天南海北,家长里短。与服务员大多熟识的,你烟敬给服务员,服务员会勤快的给你不时的送上热毛巾擦汗。有些老年人就请修脚的师傅修脚。然后,睡上一觉,也不催你。如果你舍不得你的香烟,服务员就会催促你可以尽早离开,接待后面的客人。
什么是哲学,哲学就是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的看法,这是书上说的。那么,什么是澡堂哲学呢,澡堂哲学就是人们在澡堂中的这种相互的关系。这是我最早受到的哲学教育。除此之外,是一种安逸的享受,这也是一种哲学,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现在,我们的住房条件都有了改善,每天,感觉累的时候,在家里的浴缸里放满热水,躺在里面,水包着皮,洗去许多的不快与疲倦。父母现在住的地方没有洗浴的设备,所以,每周我去看望父母,我就时常的领着父亲去公共浴室洗澡,请人给父亲擦背。在那个时候,我会经常的想到小时侯的澡堂,想起那时的温馨。
澡堂哲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