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郝阿姨与她的同事们[1/2页]

萧楼散文全集 徐日清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郝阿姨是位慈祥的老太,她是我们街道图书馆的管理员。我中学课余时间,很多的时候是在郝阿姨那里度过的。每天放学后,我会在固定的时间到郝阿姨那儿报到,在那儿,我用每天放学后的零碎时间,读完了三本一套的。
      我们街道图书馆叫隆昌路街道图书馆,原来在我最早居住的12棉公房里,后来,我家搬到马路对面的六层楼的独门独户里,街道图书馆也搬到了我们的楼底下,此时,郝阿姨就退休了。c66c
      郝阿姨是山东人,住在我们楼底下私房集中的被大家叫做山东街的小巷里。郝阿姨没有什么文化,但认识字。图书馆做的人,应该是很有文化的,但是,现在单位的图书馆所用的人员,大多是单位可有可无的富裕人员,或者是领导的一些关系户托来养着的。只有专业的图书馆或大学研究所的图书馆,才真正是人才云集的地方。郝阿姨是一口的乡音,为人很热情,头发有些花白,从面相上看,就是一位十分善良直率的人,方方的脸盘,大大的眼睛,皮肤很好很白,给人很干净的感觉。
      郝阿姨十分的热情,去久了,我们就很熟识。郝阿姨经常会与我拉起家常。郝阿姨对那些到图书馆不看书的孩子就有些严厉,经常呵斥他们,让他们赶快离开。我当时并不知道郝阿姨的姓,只管叫她“好阿姨”,现在,我在写她的时候,想想,应该是郝阿姨。世界上,有没有人姓“好”呢?!
      与郝阿姨一起工作的还有一位30岁左右的女馆长,姓刘,尽管她比我大很多,习惯上,大家都叫她小刘,我也跟着这样叫。还有一位皮肤很黑的女同志,20来岁,姓鲁,人也很和气。另一位20来岁的小伙子叫马文辉,后来成为我的朋友,几年后调到了区档案局工作了。
      我经常去看书,也经常的看他们做采购来的新书。他们是用四角号码编制图书的,当时还没有计算机软件管理,都是手工编制管理,做卡片,工序很多,很繁杂。去久了,小刘馆长就叫我给他们写书评。我的最早发表文章,是在新华书店的橱窗里,就是书评。是写一篇外国的幻想游记小说的读后感,题目大概是,是在平凉路宁国路的新华书店里,是用钢笔抄在文稿纸上的,自己抄得很认真。文章贴进橱窗后,自己去看了好几回,用今天时髦的话说,很有些自恋。如俗语所言,老婆是别人的好,文章是自己的好。
      给他们写书评以外,小刘馆长还叫我为他们作读书辅导讲座,在好几个暑期,我作了一些读书的专题讲座,他们给我一些钢笔之类的酬谢,更给我许多借阅图书的便利。他们图书馆处理旧书的时候,第一时间先让我挑选。听讲座的是些中小学生,还有一些社区的其他人员,反映还可以。我工作后,也经常去他们那儿,我与他们已经成为了朋友。一次,他们还专门为我介绍女友,是一位很漂亮的姑娘,在街道工作,但最终没有成功,但是,我记住了他们的友谊与热情。
 

郝阿姨与她的同事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