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松呵呵一笑,道:
“看来你以前没做过这样的调查。如果我们去了孝康地委,或者拿出介绍信,那么所有的行程可就都得听他们安排了,能不能了解到最真实的情况,我可不敢说。所以,我想我们不一定要先去地委,甚至也不一定要拘于孝康地区,沿途一路随机调查过去就行了。你觉得呢?”
王文华愕然的看着阳松:
“这样也行?那不太好吧?算了,既然以你为主,我听你的就行了。哎,‘洋博士,这一路跑去,油钱怎么办?”
阳松笑道:
“这点事,还要你操心啊?”说着,从后座上拿过一张全省地图,指点道:
“你看,一出城,驶出汉中郊县,就进入了东洲市黄县地段,我们就从这里开始改走省d县道、乡道,每天调查几个乡村,这一路可够咱们忙的了。”
王文华见地图上红的、黑的,圈圈点点,道路、河流标志的清晰可见,显然不是一天两天划的,不觉吃惊的看着阳松,像是第一次认识他似的,内心里颇为震动,只是机械的频频点头。
吉普车重新上路,向东洲市飞驰。
没过多久,远远地看见一片村庄,两个农民打扮的中年男人正坐在树荫下歇凉。阳松减慢车速,离他们十几米停下车,背了个书包,一脸笑容的向两人走去,王文华茫然的跟在后面。
隔着几步,阳松就喊道:
“两位大哥,你们歇凉呢?请问你们是郭家湾村的吗?”
两位中年农民狐疑的打量着阳松王文华,点点头,没有出声。
阳松掏出半包白沙香烟,给两人一人递上一支,两人忙伸手接过,眯着眼点燃,胸腹慢慢突起,深深的吸了一口,惬意的缓缓吐出。其中一个年轻点的问道:
“好烟啊,真香。你们想打听谁?看上谁家的大姑娘、媳妇了?说说看,郭家湾村没有我们不认识的。”
阳松笑道:
“大哥你说笑呢,这村里除了姑娘、大妈和老太太,还能看见大姑娘媳妇?我们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来乡下搞社会调查的,想问问你们这儿的生产生活情况。大哥贵姓?咱们随便聊聊。”
“乡里人,贵个屁,我姓郭,家里排行第三,湾子里都叫我郭老三;郭家湾村的差不多都姓郭。哦,今天你可算找对人了,他是我们的村会计,想了解什么事你问他就行了。”说着,指了指身边个子稍矮的中年男人。
“郭会计,您好。”
“呃。唉,不好哦,这些天真是百岁婆婆吃枯豌豆吃一口愁一口噢。”郭会计吸了口烟,愁眉苦脸道。
“怎么啦?收成不好?”王文华问道。
“唉,什么收成不收成的?现在也就那么回事。种田的人越来越少,田都荒着,上面的公粮水费又都是按人头田亩数定死了的,你说要我找哪个去收粮收钱?夏征结
247、初出茅庐 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