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庞统听后也是赞同道:“这也确实是统所担心之处,如只有一家前来,想要得胜确实很困难。只有两家同来,才有得胜之可能,除非曹操有必胜我军之把握。”
必胜之把握?曹操会有什么把握呢?就在我疑惑间,诸葛亮却是忽然间叫道:“濮阳危矣。”
濮阳?不是刚刚击退袁绍的进攻么,怎么就又有危险了,难道是曹操?……
胡言乱语在我疑惑之时,诸葛亮也是说道:“虎牢关下之曹操军虽未曾动过,不过虎牢毗邻黄河,我军之探哨只探陆上,水上却未曾探明。如今曹军很可能以水路前往濮阳城下矣。”
听完诸葛亮的述说,我才知道自己的情报方面出现了一个很大的漏洞。现在看来,虎牢关前的曹操军很可能是一个诱饵,一个转移我注意力的诱饵。而真正地大军已经是由水路前往濮阳。随着这个推论的出现,现在袁绍大军会不顾一切地攻城的意图也就显现出来,这也是吸引我注意力的一种,并且袁绍可谓是下了血本。在攻城大军刚刚退去,守城的关羽大军正处在精神上的放松之时,曹操的精锐部队再加以进攻,那么濮阳城很可能就此易主。
虽然这只是推断,不过也是引起了我的重视。而且在我看来,鬼谋郭嘉能想出这样地计策也不希奇,于是我问道:“如此,需要派遣援军前去支援否?”
此时,反应过来地另外两人中,陆逊说道:“恐将晚矣,此时曹操大军定在准备发动进攻,如今前去支援为时已晚。不过元直曾说过,五十余部连弩皆未曾动用,希望届时能够抵御下第一波进攻。如最强之攻势能够抵御下,那么接下来便是轻松矣。”
“正是,有关将军与张将军在濮阳,又有元直以为谋,如元直能识破这偷袭之举,濮阳城必不会失也。如不能识破,此时主公前去也乃枉然。”庞统说道:“如今曹操由水路进攻濮阳,我军正可进攻白马与延津两处渡口,断其补给乃为上策。”
我看了看地图,如果曹操真是去袭击濮阳,那么从这两处渡口下岸的可能性最大。并且此时陆上也没见到运送补给地队伍,因此由水路运送的可能性最大。于是我下令道:“命令全军处于战备状态,随时准备长途行军。另派快马至虎牢与濮阳两处查看消息,看看曹操是否真是如此。”
就在我作出这样的决定的一天之后,我便是同时收到了两条消息。首先一条便是虎牢关下曹军的消息:在虎牢关下驻留良久之后,曹军终于是动了。不过他们的动向却是有点古怪,没有继续向我这边推进,反而是返回虎牢关中。只是在移动的过程中,却是被我军的探哨发现对方仅有万余人马,而在这几日之中,我的这些探哨却是被这些人马欺骗了,一直以为营中驻有近七万的大军。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诸葛亮所思的猜想就很有可能实现,因此我便是令大军即可开拔起程前往两处渡口。
果然不出所料,在大军刚刚起程之后,便是收到了濮阳的战报。当我打开一看,就看见濮阳受到曹操袭击的消息。不过令我欣慰的是,当天夜晚守卫的是张辽,而张辽那办事一丝不苟地习惯使他在曹军还没有接近城墙之时便是被发现,尽管曹军的行动已经是很隐秘了。而接下来的,便是一场血腥地大战。
前来偷袭的军队,是曹操手上的绝对精锐青州军。而守城军队则是张辽经过惊心训练的军马,并且时间又是晚上,尽管是有火把作为照明,不过视线依然不好。因此两军拼的就是心理素质与训练时所练习的基本技巧了。
不过张辽所率领的那一部人马毕竟组合起来不久,其战斗力自然是不及成名已久的青州军。不过战报上有一点却是吸引了我:战报上特别注明了一条,那就是张辽身旁,有五百余名虎贲之士,所过之处无人能挡,而当时能够守住城头,这五百余名虎贲之士起可决定性地作用。最后在城内援军赶来支援之后,曹军才是退走。
还好濮阳没丢,这也算是大幸了,不过更吸引我的,便是张辽身边的那些精兵,能够起到陷阵营的作用,可谓是很好的补充。不过在我了解了一番之后,才是知道,现在基本上所有武将都会在自己所率领的部队中挑选出最为精锐的一些人组建成这样的军队,并且亲自教授武艺与战法。毕竟陷阵营不可能常常在附近,这样做虽然战斗力不可能达到陷阵营那样令人恐怖的能力,但是在战场之上打开局面还是可以的。
得知是这样的情况,我也是苦笑不已,没想到当时依照战功确定等级的制度会产生如此效应。不过这也是好的反应,于是我并没有多说什么,便是继续率领大军向两处渡口处移动。
第二百二十二章 各出其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