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先发制人
话说在青州的关羽,此时也是在准备着大战。自从他知道天下各路诸侯,特别是自己周边的诸侯都是在反对大哥时,关羽便是怒火中烧。不过青州刚定,所要防守的地方过多,因此他也是没有什么办法。
而后在召开的军事会议之上,他也是听取了徐庶的意见,把原本驻守在黄河沿岸的士兵撤回大半,只留下五千步兵防守。如此一来,也就是说关羽完全是把如此长的黄河沿岸交给了一万军马防守:五千水军与五千陆军。当然,除这之外还有郡兵,不过完全不能出击,只能是用来被动防守。
虽然这个方法很冒险,不过也乃是无奈之举,毕竟所面对的敌人太过于强大,徐庶必需有足够的军力以防不测。而黄河之上,只能是依靠那一部水军防守了,而多留五千步兵,便是为了防止袁绍突然登陆而没有军队前去阻击。
当然,徐庶也是不敢马虎大意,抽调而出的军队,连同原来常备兵马共三万人也是在临淄驻守防备着。毕竟临淄的地理位置决定着它那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援救前线以及河岸。
而就在关羽紧张地招收兵马与训练士卒之时,却是收到了来自彭城的命令。起初收到这个命令,他还是有点看不懂,因为这个命令正是令他即刻进攻濮阳,而青州的防守,随后将会有彭城的士兵前来接防。于是关羽立即是找上徐庶商议。
当徐庶一看见这项命令,便是知道原因了,于是便对关羽说道:“二将军速去准备,黄河岸边之军马暂且不用调动,临淄城内三万兵马尽出便可。事情紧急,如此原因待路上庶在详细说与二将军听。”
出于对徐庶的信任,以及对与我的信任。关羽虽然不明白,还是去准备大军的出发事宜。临淄内的三万大军原本就是为了应付突发事件而准备的,因此关羽也没费什么时间便是把大军准备完毕。随后关羽便是委托顾雍总领青州内政,自己带上部下以及军师徐庶出发前往濮阳。
在行军的路上,徐庶也是把此行地目的说给了关羽听,听得关羽是连声叫好。原本就是为袁绍这样的行径感到不齿,现在能够首先打击他,关羽自然是大为高兴。于是加快催促着大军的步伐。争取早日抵达濮阳城下。
虽然青州临淄与濮阳相距也是很远,不过也好在之前的兖州争夺战中,必经之泰山郡、济北国、东平国都是被自己拿下。只是因为兖州人口过少,并且在袁绍退兵之后这三处地方并没有驻扎多少兵马。即便如此,这也给关羽的行军带来了许多便利。
经过了数日的行军,并且在所经过的郡县附近抽调兵力,大军已经扩充成为四万人马。而主力自然是原本那三万人马,而多出地那一万人。除了是负责运送粮草之外,还有就是负责接下来所攻县城的防守问题。最后,他们也是来到了此行的第一站,也是第一道难关面前兖州原治所廪丘。
虽然是原治所,不过也是经过重点发展的。其防御力量自然不能小视。不过关羽此行来得太过于突然,并且如今袁绍军中都是弥漫着一股必胜的念头,以为我军都是在准备防守,因此也是疏于防守。综合了以上原因。本来是一道难关的廪丘却是被关羽轻易攻下,也算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不过突袭也只能进行一次,当他们面对上濮阳的东面屏障甄城之时,就没有这么好地运气了。当地的守将也是知道了廪丘所发生的事,也知道此时关羽率大军前来袭击,因此早就是做好了完全的准备。
面对攻城,古代是没有什么好办法,以计谋取胜自然是最好。不过每一个计谋都是需要大量的时间作为铺垫。而现在关羽最为缺少地便是时间,他必需赶在袁绍发出援兵来支援濮阳之时把濮阳拿下,否则此计划必然功亏一篑。于是关羽毫不犹豫地下令强攻甄城。
强攻,那就是意味着胜利要用士兵的生命堆积起来。就算士兵训练地再精锐,面对攻城之时,也仅仅是减少了士兵们的受伤程度,对于巨大的死亡也是无济于事。在这样地情况之下,惨烈地攻城战便是正式展开。
关羽手下有六部士兵。分别由手下五名将领与自己各率领一部。面对将要进行的攻城大战。除了那支关羽所率领的攻击能力最强的甲等部,其余五部皆是轮流上场。硬是在一天之内拿下了甄城。
不过如此迅速地拿下甄城,其代价也是巨大的。前去进攻的五部,每一部基本上都是伤亡近千余人,当然,其中重伤者就有近三千余人。而这也多亏甄城内的防守部队仅有三千余人,顶不住五部的轮番进攻,而且这还要得益于新地装备以及高强度的训练,
第二百二十一章 先发制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