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满弦,便可连续发放十支羽箭,令敌人无法近身。且亮手上所拿之弩,乃是小型弩,亮还制成一大型连弩,明日便可运至军营之中。”诸葛亮先把其优点说了出来。
听完诸葛亮说出地优点,我便是很高兴。一连十发,这不是和手枪一样了。而且还有大型化的,那么其威力必然会增大。虽然听诸葛亮所说,这个连弩的有效射程可能只相当于弓的射程,不过用来防守,这不是又将成为我地一个防守利器?于是我便也没在射程之上大做文章。
不过这弩应该是不轻,诸葛亮才拿着这一段时间,看那样子就已经略显吃力了。于是我示意他把弩弓放下后便说道:“如此一来,孔明又立一大功矣。”
不想诸葛亮听完之后,却是叹道:“不过此弩还有一致命之缺点,就乃是此弩之弩矢还需特殊制作,其产量不会大,因此此弩只能少量装备。”说完,诸葛亮又是说道:“此弩另一弊端,乃是铁箭矢之上无法上羽,导致其虽有强弩之力,射程仅如弓箭一般。”
刚刚还因为这个连弩而兴奋,现在诸葛亮连说了两个缺点,却是把原先的优点完全遮盖了,让我是难以抉择。
而诸葛亮似乎也是知道了我会有此反应,于是对我说道:“此弩乃是亮冥思苦想之结果,虽小弩无法装备,而大弩是防守城池之绝佳利器。”
我听诸葛亮居然是对大弩这么有信心,也是把心中的郁闷一扫而空,只要是我能够使用的就好了。随后我忽然又想到,过几日不是要召见郑浑么,到时候可把这种铁箭矢给他看看,也不知道这个历史上有名气的铁匠会有什么办法。
于是我说道:“既然孔明对大弩这么有信心,那备便期待明日所见。另孔明可否把此弩留下,待来日备交由大师郑浑,此人应会有主意镶上箭羽。”
我这么说,也是对应了诸葛亮前来找我的目的。没错,诸葛亮确实是一个智者,不过他也不可能够事事皆通。发明出如此连弩,已经够让人叹为观止了,如今在箭矢之上遇到难题,这也是情有可原的。而诸葛亮既然不能解决,那么交由别人来解决也未尝不可。于是诸葛亮便是连声答应下来。
此弩虽然不能大规模制造,不过现在试试其威力也是我所希望地。于是在确定了这个弩今后的改造目标之后,我便是拉着诸葛亮向我府上的后院走去,目的自然就是要试试这张连弩。
初拿此弩在手,确实感觉到很沉重,像诸葛亮这样的文人拿起来确实会感觉到很吃力。不过如果是精锐士兵拿在手上,应该是正合适。
而后我又是仔细地端详了一会儿,发现此弩共有十根弩弦,由上而下密切排列着。只不过这些弩弦的不知道是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都是很纤细,远看起来就如同一根弦一样。见此我的不得不感叹诸葛亮地博学来,这样地想法他都能够想出来,难怪会被人写成神一样的人物。
随后我便是按照诸葛亮所教授地方法,把弩拉了一个满弦。不过在拉弦的过程之中,我又是犯了一个错误。我把十根弦一起拉起来。结果可想而知,十倍的力量险些把我的手臂给拉伤,最后还是分开来大弦才是完全拉满。
或许前期的准备工作都是为了这最后一击,当我拉满弦,上好箭匣,便是做出了我最为熟悉的姿势:“两腿弓步微张,左手托弩右手把持扳机。”这种感觉就仿佛是回到了部队,而我手上拿着的并不是弩,而是一把步枪。尽管现在的弩并没有瞄准器,不过这并不能影响什么。
过了许久又是重温这种感觉,确实是相当地美妙。于是我选择了一棵并不是很远的树木,连连扣动扳机,那箭矢就如同子弹一般,连连射出。
不过我终究是没有使用过弩,这么近的距离仍有数支射偏。不过我也注意到了一支飞地最远的弩箭。因为没有了羽毛的平衡,因此在数百米远之后,就会失去平衡而翻滚,这也是让我很遗憾。如此好用的东西,却是因为技术的原因而不能大规模装备。不过我倒是可以在这上面加装瞄准器,让这弩再精确一些。
就在我遗憾之时,又是有人来报,言几位军师都是来到了我府上。
听到此事,我还真是有点意外,怎么全都到了。随后想想又是释然,估计就是诸葛亮这个连弩给引来的。于是我便令人前去拾取箭支,自己便是带着诸葛亮前去迎接他们了。
第二百一十四章 诸葛连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