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诸葛连弩
待众人都是散去之后,我也是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所出计策的疏忽之处。
没错,我是在开始之初没有把部队的番号系统考虑进去,以至于我所出的分等级制度不能实行。不过现在看来,只需要重新建立一个番号系统便好了。只是这个系统还是只能延续大汉部队的叫法。毕竟排到军逐级增加的系统,虽然我是很熟悉,不过放到大汉来使用,那就等同与谋反,现在的我可没有实力来力抗各路诸侯,所以沿用大汉的制度就可以了。
现在汉代军队等级分为:军、部、曲、屯、队、什、伍七个等级,并且其中士兵的配置也是与现代有些相同,军就个军一样,而部就相当与曲师,曲就相当于团,依此类推,到最后伍就和班一样,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军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下辖的部有多有少。而主要的作战配额,还是部。一部分为左、右、前、后、中五曲,总兵力多者六七千人,少则一二千人;一曲分为左、右两屯,编士兵两百余人,但有时会多至五百人;一屯分前、后两队,编士兵约一百余人;一队分前、后两队,而后再细分为前、后、左、右、中共五什,编士兵约五十余人;而一什分两伍,共有十余人;最后一伍为五人左右。而且在这之中,我还加入了一个独立的编制营级。如此一来,一个完整的体系就呈现在我面前。
不过即便是这样,还是需要详细地改进一下,让每一部的人数固定小来,这样也好落实等级制度。而等级制度一落实下去,自然是要开始军饷及装备的发放。不过这是显而易见的,甲级部队不论军饷与装备都会高于乙级。而丙级,我就把它当成预备队来使用了,或者是新组建的军队。
以上这些是军队的配置,而郡兵我也想依照这样地方法来组建。毕竟作为城市防守,以及维护各地治安的基础力量,也是不能让他们的战斗力继续低下。毕竟现在的战争就是消耗人口,指不定什么时候就需要用这些郡兵顶上去。到时候他们如果不能作战,那么情况将是不堪设想的。不过因为郡兵是各地的治安力量。因此就不能用人数来划分了,只能是用地域来划分。
初步计划郡兵也是分为三级,并且最高级比军队丙级高,不过却比乙级低。其待遇也在这两级之间。不过要怎么划分,还是需要考虑以下。毕竟军队的等级好说,依照战功就可以了。而郡兵基本上就不能参战,因此只能是从别的方面考虑了。
对于军队所想,我是只能想到这些了。其他再细节地东西。就要拿去和那些军师以及将军们讨论了。毕竟理论再好,也是需要使用者来评价一下的。
军队编制一事暂且到此,正当我想细想一下诸葛亮所说的连弩之时,便有门卫来报,言诸葛亮面见。
听闻是诸葛亮前来。我还真是感慨一番。有句话说得好,说曹操,曹操到。现在我是想诸葛,诸葛来。还真是巧合。于是我便令人把诸葛亮请进书房。
刚一见到诸葛亮,我便被其身后一名小童拿着的东西所吸引。只见这个盒子一米见方,而且那名小童搬运之时还有点吃力,想来此物不会轻。再联想到诸葛亮先前所说要献上一种弩弓,我便联想到是诸葛连弩。不过我实在是没想到诸葛亮会这么快就拿来,看来他对于此弩是很有信心的。
果然,诸葛亮来到我面前之后,便是令小童把盒子放下。并对我说道:“亮少时曾做一弩,如今正可呈于主公,还望主公不弃。”说完,便是弯身去取连弩。
当诸葛亮在取弩之时,我的内心也是一片激动。诸葛连弩,只是存在于传说,其实物与制做方法早已经失传。不过它确实创造性地让弩具有了连发功能,这也是其最大的贡献。不过其后可能是因为它的技术还不怎么完善。以至于古代地统帅们最终选择了抛弃了它。不过即便是这样。也丝毫不能抑制我此刻内心的激动,毕竟我现在能够看到世界上唯一能够连发的弩弓。
只见诸葛亮拿出了一副很小巧的连弩出来。随后他拿到我面前说道:“此弩名为连弩,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五十步内百发百中。”说完,诸葛亮左右看了一下,似乎在找试射的场所。
见此我便说道:“孔明不必如此焦急试射,此时正可与备说明此弩之优缺点。”
“此弩优点乃是可以连发,拉一
第二百一十四章 诸葛连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