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四四章 规则(上)[1/2页]

龙啸大明 木林森444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按照南京政fu的规定,年放假天,从腊月三十到征月初五,初开始全面恢复各部门的工作。当然毎天各部门都会留下值班的人员,由其是统战部,几名重要人员都要轮流值班,以防不测之变。
      因为华军开始像南线增加兵力之后,各条战线上对南明军队都动了反击,将南明军队都驱逐出了南京政fu的领地,开战前期被南明军队攻占的地方,也基本都收复回来。不过华军并没有向南明的领地动进攻,只是边境驻守,一方面是等后勤供应跟上,另一方面也是统战部决定,年之后,再向南明各朝动进攻,让士兵们过一个好年。
      放假的后一天,商毅邀请王夫之、李岩、黄宗羲、顾炎武四人到王府来做客,述谈。几个人当然也知道,这绝不会简单的谈天,联络感情,很有可能还是为了那条提案的事情。
      王夫之、李岩都是内阁大臣,对参政院的模式也颇感兴趣,因为他们都是读书人,知道读书人都欢喜议论国政,参政院正好提供了这个机会,另一方面,参政院也为内阁、官府提供了一个了解民意民情的地方,有些时候,甚致可以为內阁决意,提供参考意见,当然要比以前靠御使、巡按去体察民情要强得多。因此也希望能把这个机构保留下去。而黄宗羲是现任议长,顾炎武也被邀请,担任议员,是希望把这个组织进一步的完善起来,成为一个常设的机构。
      果然几个人相见寒喧了几句之后,商毅就问道:“黄先生,参政院己经成立了两年多的时间,你以为这个机构运行如何?”
      黄宗羲道:“下可体察民情民意,上可与朝廷相通,上下通达,为前朝历代所未有,大王设立参政院,可谓是开前所未有之先河。”
      王夫之和李岩也都频频点头,表示赞同黄宗羲的说法。
      这时商毅虽然还没有把英国革命的情况向国内介绍,因为英国革命胜利是1648年,现才刚进入1650年,也未免太快了一点,但也介绍也古罗马共和国、英国早期的议会制和现荷兰的共和制。因此这几个人对议会制也并不陌生了,管现参政院不像欧州的议会制那样有决定国家施政的权力,但和国过去相比,确实是进了一大步。而且从一些迹像来看,商毅似乎也有将参政院弄成朝议会的意图。因此几个人对此也都颇有期望。
      顾炎武道:“太冲所言极是,不过我观参政院,虽是开前所未有之举,但迹有许多不足之处,办事拖沓,效率甚慢,议员之好空言大话,往往争论不休,有些言荒诞不经,有些言兴篇大论,却又不知所云,有些甚致恶语相加,空自消磨功夫,这些问题若是不加以改进,参政院恐怕难有大用。”
      黄宗羲听了,也苦笑不己,他对参政院的这些弊端也确实是深有体会,虽然也想出一些办法,但也是治标不治本,比如这一次,又是连拖了好几天,都沒有结果。
      商毅笑道:“顾先生所言,极有道理。不过参政院之所以出现这样弊端,于没有规则,或规则不够完善,因此我平日也仔细想过,并且制定出了一套详细规则,几位可以看一看,然后大家一起参详。”说着从身边抽出一本册孑,递给黄宗羲。
      黄宗羲赶忙接过来,打开观看,心里还想着,商毅果然是早有准备。等看了几页之后,黄宗羲顿时忍不住叫了起来:“好,实是太好了,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其实参政院里出现这些弊端,商毅一点都不奇怪,因为历史上议会制形成的早期阶段,包括早的古罗马共和国时代,这样的问题欧美各国都是普遍存,并不是只有一家这里独有。实际上大多数的场面比现的参政院还要乱得多,议会讨论跑题、词不达义、虽然讨论很热烈,但始终没结果,拖沓时间,一个提案议了几天都议不完。再不就人身攻击,破口大骂,甚致拳脚相加,连耗子动刀窝里反都不少见。
      因此英国议会的早期,议员进场时,都必须接受检查,以防止有议员会携带武器进入会场,然后因为政见不同拔刀相见。事实上一直到三多年之后,议会上争吵打斗的事情,依然许多国家依然层出不穷。
      当然这些问题并不是议会本身造成,也不是不可克服

第一四四章 规则(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