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落马下才怪呢!
      钱文直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悻悻然中又不好去追问,毕竟人家是小将军,自己不过一个中军幕僚,实际上是这位小将军的幕客而已,怎么能够不考虑到礼数的问题再行追问呢?不过小将军知道自己是“王道文人”就好,而且他对王道一事也颇有兴趣,至少也算得上是一位知音了。
      “公子见识广博,文直大为叹服。待到了南京城里,文直再向公子引见三两好友,如何?”钱文直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他看好眼前这个少年将军,他要在李定国身边编织出一张“王道主义”的大网,在未来辅助这位有见识、有勇力,也在逐渐形成军事、政治韬略的小将军成就大业。至于张献忠,在他的心里是一世枭雄,成就不得大事的人物。很简单,就从张献忠本人对文人的轻视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来了。
      “噢,那敢情好,不知道文直先生都有哪些好友在南京?”李定国说着,略微夹了下马肚加快了速度,因为前面路上行人实在不多了。
      钱文直可不会用大腿去夹马肚子,只能用手上的马鞭虚挥了一下催促自己的坐骑跟了上去,拉平了距离后才道:“不知道公子有否听说方以智之名?”
      李定国脑袋里面一片茫然,这个时候才后悔自己对历史了解的真他娘的太少太少,忙摇了摇头做出抱歉的微笑。
      “文直的这位忘年交年方24,不过以博学名著江南,乃复社(注一)中的主盟人。是了,公子长年在北地,对江南之事已然淡漠。不过文直相信公子与曼公(方以智的字为曼公)老弟相间之后,必然大为投契。只是公子切不可暴露自己的身份。这方公子是世家子弟,祖父官至大理寺左少卿,其父曾任湖广巡抚。”钱文直忙给李定国介绍了一下方以智的情况,却在脑袋里想着如何把一位世家子弟拉到起义军中来。
      太子党!这是李定国听了钱文直介绍后的第一反应。直到回味到复社这个词后,才有了新的认识。所谓复社不过是天启年间被禁的东林书院的延续,复社人也可以说是东林党人,常常聚会结社,裁量人物,讽议朝局,却并没有改变这个世道的可行办法,反而流入一种在思想和政治上的内耗。可以说这些人是忠于朝廷和皇帝的“保皇改革派”,与身边这位“王道文人”还是有些区别的。
      钱文直见李定国默然不语,以为他对自己引荐的方以智不感兴趣,又不死心的加了一句:“公子可曾看过《物理小识》(注二)?”
      电光石火间,李定国一下明白过来,失声道:“原来是他!”
      钱文直这下满意了,鼎鼎大名的方以智终于被小将军想了起来,看他的神色已然有了极大的兴趣,那么自己应该好好考虑影响方以智一事了。
      只不过,要把一个官宦子弟、年轻才子影响成为只看“王道”不论“忠君”的有用之人,必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思想上、学术上的一场大交战势在弦上了……
      。。。。。。。。。。。。。。。。。。。。。。。。。。。。。。。。。。。。。。。。。。。。。。。。。
      注一:复社
      明末以江南士大夫为核心的政治、文学团体。崇祯六年(1633)在苏州虎丘成立。领袖人物为张溥、张采,时人称为“娄东二张”。崇祯年间,朝政腐败,社会矛盾趋于激烈,一些江南士人以东林党后继为己任,组织社团,主张改良。二张等合并江南几十个社团,成立复社,其成员多是青年士子,先后共计2000多人,声势遍及海内。他们大都怀着饱满的政治热情,以“宗经复古,切实尚用”相号召,切磋学问,砥砺品行,反对空谈,密切关注社会人生,并实际地参加政治斗争。他们的作品,注重反映社会现实,揭露权奸宦官,同情民生疾苦,讴歌抗清伟业,抒发报国豪情,富有感染力量。他们虽拥护前、后七子,却不同于他们的专意“模古”,也不同于公安派、竟陵派的空疏。标志着明末文风新的重大转向。其中陈子龙为诗歌的代表,张溥是散文的代表。复社成员后来或被魏忠贤余党迫害致死,或抗清殉难,或入仕清朝,或削发为僧。顺治九年(1652)为清政府所取缔。
      注二:《物理小识》是方以智在吸收了西学物理、几何、生物等相关知识后写作的中国早期物理著作。内容涉及广泛,“考测天地之家,象数、律历、音声、医药之说,皆质之通者也,皆物理也。专言治教,则宰理也。专言通几,则所以为物之至理也。”其中,他创新性地提出了“光波气动”学说,其原理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确立的“光波学”理论几乎一致。只是方以智只是设想而缺乏推论和必要的实践数据做支撑而已。他对于光的反射和折射,对于声音的发生、传播、反射、隔音效应,对于色散,对于炼焦、比重、磁效应等诸多问题的记述,都是领先于同时代人的。
      在生物医学方面,方以智也有诸多值得一提之处。他在其《物理小识》一书中,记述有大量动植物的生态学内容和栽培、管理等知识。他引述了传教士“脑主思维”之说,介绍了他们关于人体骨骼、肌肉等方面的知识,但剔除了传教士所说的“全能的上帝创造世界”之类的内容。他自己对于传统医学也素有研究,撰有多种医学著作。遗憾的是这些著作传世不多,我们难以窥其全貌。
      方以智一生著述很多,计有一百余种。其中最为流行的是《通雅》和《物理小识》,前者是综合性的名词汇编书,后者是一部笔记,他的科学见解主要集中在这部书中。他的后期代表作是《药地炮庄》和《东西均》,均为哲学著作,书中提出了一些很重要的哲学命题。他的著作中另外比较重要的还有《浮山文集》、《博依集》、《易余》、《一贯问答》、《切韵源流》、《流寓草》、《周易图象几表》、《性故》、《学易纲宗》、《诸子燔?》、《四韵定本》、《内经经络》、《医学会通》等。现存共二十余种。

096 王道文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