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章 权柄之利(一)[2/2页]

万里山河 孤独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不说这大半年前的事能否让玄宗皇帝相信,即便真以为此,大约也不过就是对安禄山罚俸,再以使节宣慰乌罗护罢了。他深知,要打倒前者,惟有以谋反重罪,而这事若非栽赃强加,看来竟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块的。
      他失望之余,却发现此事于他而言,倒也并非一无所获,至少那名叫紫霞的女子便是一个天生尤物。近年来,杨国忠一直混迹于宫廷之中,同他几个表妹堂姐早已玩得腻味,至于京城几大妓院的头牌姑娘更是隔三差五便叫进府中,虽然他早就对怡红楼的花魁杜青虹甚有意思,但据说此女背后颇有来头,而且听说她的名声便是宫里的皇上也有所耳闻,更别提长安城里那一大帮子皇亲贵戚和纨绔子弟了。
      而这紫霞于此刻出现,对而言他不啻为一箭双雕之人,他既迷恋于其美色,又觉这室韦人另有价值。至少凭着二人这番叙述,坐实了安禄山私自调兵出征,再加逾制征收贡赋,这两条罪名若深究起来,也是非同小可。
      当然,依杨国忠如今意思,却不妨将此事先行遮瞒下来,等到时机恰当之时,再连同其他诸罪一并告之于玄宗,争取毕其功于一役,免得零敲碎打不起作用之下,还给对方以反扑之机。何况,若然将此事立时抖露出来,紫霞等人即刻便会被召入问对,不然也起码交由大理寺处置,总之无论如何,都会落如他人手中。他又怎会轻易放弃这充满诱惑的到手之物呢。
      于是,杨国忠便以对方势大需徐图之为名,让这几人住在自己府上,而紫霞等人却也不疑有它,只因他们来时早已打听到这京城之内,与安禄山真正有过节的人中,此人不仅是官职最大者,更是如今皇帝身边的第一宠臣。只是他们所不知的是,中原官场毕竟不是那草原部落,论起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来,恐怕便是十个室韦部落加起来也不敌一个杨国忠。
      但紫霞,小赖等人虽然纯朴又无心机,却也并非傻子。话说当日在长安城误刺李佑之后,他们不久便听说那人是当朝亲王,是以众人生怕久留长安会为他人所觉,即便那瑞王当时并没遣人捉拿他们,反而还放了一条生路。但是这些人毕竟心有顾忌,不久便出城而去。其实依照紫霞之心,也不乏没有求助于李佑的想法。
      只是,一来这人放他们走时便声言报仇无望,二来便是小赖也不同意再返回寻找这位瑞王。而直至最后长安传出消息,瑞王被委任为节度大使,出征边疆,那时说什么也迟了。却不知为何,紫霞至今仍想着那个眼神中对自己飘荡着无尽怜惜的男子。
      但其后众人自是极不甘心,而且安禄山一日不除,他们族中余下之人便只能躲藏于大山之中,一日见不得青天。于是,众人计议之下,便重新潜入长安。但结交权贵,托人传话又岂是容易之事,更何况他们既身无所长,又无熟人相识,行事之际,更是艰难万分。所幸,他们机缘巧合之下,打探到杨国忠这人,于是便投到了杨府……
      这中间的曲折经过自然不为杨国忠所知,紫霞对他只略微说了往昔之事,却不曾将当日行刺等事说出。只是杨国忠倒也并不在乎这些,他关心的不过是如何将这些人掌握在自己手中而已。
      杨国忠心中正想着这些,却不防一个公鸭嗓子在耳边响起:“禀报各位大人,瑞王车驾离此地不过一里,还请大人们按制准备。”他惊醒而起,却见李林甫正笑呵呵地看着自己,而太子李屿则依旧一副淡定自如的样子。只不远处传来隆隆蹄声,想来是瑞王的护卫先导已经纵马而来。
      李佑高踞马上,望着身后如林旌旗和威武昂扬的铁甲雄师,心中不由泛起一股豪情。他自三月底大败吐蕃,并且与之定盟于西海围后,便班师回蜀,而时过不久,高仙芝,哥舒翰两路大军得胜之情也紧接而来。至此,由他主持的这场针对吐蕃,南诏的战争以唐军大获全胜而告结束。
      只是相比于吐蕃,南诏的形势却越发混乱。此战之后,南诏分裂成东西两部,西面由原拓东节度副使罗日升控制,而东面则握于王子阁罗凤之手。他自败于哥舒翰之后,虽然麾下之军大部阵亡,但自己却在护卫保护下,侥幸逃脱,回到都城太和之后,便大集城内城外青壮男子开始整军备战。从此之后,阁罗凤与罗日升二人便经常大打出手。而李佑为牵制二人,不得不坐镇巴蜀,直至双方都已筋疲力尽,无力再战,这才忙里偷闲,奉旨还朝。
      但他心中却并不因此懈怠,毕竟眼下国事纷扰,而且最近从朝中传出消息,安禄山即将兼领河东节度使,这于李佑而言,实在糟糕至极。所以即便出于此事,他也要立即回京。
      正在李佑脑海中浮现出一幕幕安史之乱的假想时,却听身边黑齿岩刚低声提醒道:“殿下,快到长安了。”

第一章 权柄之利(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