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章 权柄之利(二)[1/2页]

万里山河 孤独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步履昂扬,肌肉盘突的紫电朝下喷了个响鼻,似乎对眼前的大队人马颇不在意。不过相比于这马儿,它的主人―瑞王李佑可就显得谦恭多了。远远望见来迎的官员队伍,李佑便令一众亲卫随他下马,朝着对方迎面而去。
      不过片刻,两处人马便碰到了一块。却见那原本老迈不堪的李林甫一见这瑞王到来,当即变得精神矍铄起来,竟抢先几步,迎了上去。只见他脸带笑容,慈祥如长者一般,向李佑道:“呵呵,殿下远来辛苦,本相奉皇上之命,率同百官郊迎于此,以彰殿下宏伟军功也显示我天朝声威。”说着竟弯下腰来,要向李佑行礼。
      旁人如黑齿岩刚等武人一见此状,或者会心生骄傲,毕竟在这短短数月之中,唐军取得如此大胜,又成功分裂南诏,使其不再有力为患南疆,这等功劳便是皇帝当面出言嘉奖,也是受之无愧,更何况不过是眼前这位当朝宰相了。
      但李佑却对这位与自己还有着宗亲关系的李右相再清楚不过,而他最怕的正是此人一脸人畜无害的祥和笑容。只要历数往昔那些栽在此人手上的达官贵人,便不难了解这人越是与人为善,就越有对付他人的想法。而且李林甫之毒在于伤人于不动声色之间,从早先的张九龄到之前的李适之,哪个不是圣眷匪浅,结果都在不经意间被此人一一除去,再不得重用。因此,正所谓“前车之鉴”,李佑哪还有不小心的。
      其实,若非有鉴于如今杨国忠日渐得势,而李林甫一直力挺的寿王李瑁乃是自己的亲哥哥,李佑早就要疑心此人有害己之心。不过即便如此,他也不敢大意,眼下正因自己的出现,使得寿王一党声势日隆,连带着李林甫也不似史书所载那般逐渐失势。
      这些心思说来繁复,实则只是在他脑中一转而过,只因李林甫后面还跟着左相杨国忠,太子李屿等数人,因此李佑虚扶起那李林甫之后,便忙着同众人见礼寒暄,一时倒也颇为热闹。只是随着中官一声“吉时到”,众人便再次按着官阶凝立道旁,而李林甫等人则陪着李佑翻身上马,朝长安城缓缓行去。
      城内,紫霞和小赖被挤在人群之中,一时竟不能动弹分毫。他们进入杨府也有数月时间,起初杨国忠尚不让他们随意出入府邸,只言安禄山手下爪牙遍布京城,实在危险不过。但时日一长,一来他二人对他已经颇为信任,二来他也知道要以这高墙深宅锁住这些草原边地上的蛮人,只怕是力有未逮,与其到时让他们生出疑惑,倒不如任由其进出,只暗中派人跟随便是。于是,这两人方才由此得了些自由,闲时也可上街打探些消息。
      当然他们的目的也非只于此,前时刚入杨府时,对那杨国忠可说是一无所知。众人之中以小赖与汉人相处最多,由他提议暗加戒备,自然无人反对。于是,他和紫霞便在长安城中一处偏僻之地,觅了一所宅院,将手下几名部众安排在内。而他们出府上街,却也是为了借机联络下属。只是他们自然不知,自己的一举一动已经落入杨国忠的掌控之中。
      不过今日情势却略有不同,这东门大街上人山人海,又是由城卫司,金吾卫一同维持。别说杨国忠手下根本找不着二人,就算看见了,碍于重重阻隔,也无法靠近。是以,那两名杨府下人只得踮起脚跟,胡乱张望,却是无甚收获,便是连影子也没见着一个。
      就在二人垂头丧气,却又心有不甘时,只听不远处传来锣鼓齐鸣,朝廷礼乐之声更是由远及近,不绝于耳。再下来,便听的一众人发喊道:“瑞王来啦!”一时间,却见人群骚动起来,更有那有心者早将鲜花肉品捧在手里,只等瑞王大队而来,便即抛洒出去。
      随着钟鼓乐声响彻着整个长安城,全仗执金吾们拼力维护,否则早被激动热情的京城百姓冲到大路中央了。饶是如此,却也令一众城卫,金吾士兵紧张地冒出了大汗,被那隆冬冷风一吹,顿时感觉一阵冰凉。
      片刻之后,整齐的蹄声传入人们耳际,抬眼望去,却见为首众人中,一名青年将领,身着紫裘,披挂银甲,高踞大马之上,甚是英武。当下便有那心思灵敏之人呼喊了出来:“恭迎瑞王殿下!”于是,一时间大街之上随处可闻“大唐万岁”,“殿下英明”之类的叫喊。百姓们自

第二章 权柄之利(二)[1/2页]